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汽車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明確,對於風險較大的汽車金融公司,限制開展高風險業務,引導汽車金融行業規範化發展。這是繼去年金融監管總局發布《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以來,汽車金融市場再迎監管新規,無疑將進一步消除監管盲區,推動汽車金融合規發展。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對於非銀機構的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監管部門持續織密監管網,彰顯監管不留死角的決心。
我國汽車金融公司起步晚、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更需要監管舉措的引導和規範。經過這些年監管部門的審慎監管,汽車金融市場發展迅速,持牌汽車金融公司資產規模約萬億元,總體保持穩定,尤其是與汽車產業鏈上的諸多經營主體關聯度愈發緊密,金融滲透率也在不斷加深。這些成果來之不易,如果不輔以嚴監管舉措,勢必造成險象叢生、風險外溢。因此,推動汽車金融行業發展,監管不能缺位、不能間斷,決不能有絲毫鬆懈。
個別汽車金融公司時常觸碰政策紅線,使得汽車金融市場風險驟增。從金融監管部門開出的罰單看,汽車金融公司內控管理不到位、轉嫁經營成本等違規違法行為頻現。此外,在消費者實際使用汽車貸款過程中,經銷商低息誘導等車貸亂象高發,行業頑疾無不透支消費者的信任。隨著與商業銀行、互聯網平台等同業之間市場份額爭奪的加劇,汽車金融公司能否“破繭化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內部控制是壓降風險的突破口。汽車金融公司要加強內部控制問題整改和責任追究,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在經營管理和風險防控中的作用。此外,監管部門應當引導汽車金融公司盡快建立與自身業務規模和風險狀況相匹配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有效識別、控制各類風險隱患。尤其在信用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等方面,還要督促其下一番苦功夫,側重精細化風險管理,以此鏟除風險苗頭。
我國汽車金融將迎來新的窗口期。與國外汽車金融較高的滲透率相比,我國汽車金融行業正處在“藍海”市場,諸如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等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去年以來,有關部門多次強調,鼓勵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著力擴大國內消費需求,這些都為汽車金融公司在零售端和供應鏈端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有望駛入發展的快車道。為此,汽車金融公司要抓住機遇期,圍繞服務汽車產業和汽車消費,提升專業金融服務能力,既靈活運用好“金剛鑽”,又全方位築牢風險防線。唯有如此,才能在市場中不畏風雨、砥礪前行。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