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同張北京民間藝術館的縮微胡同景觀 |
今年8月,因拆遷問題,國內第一家民營博物館觀復博物館再次面臨搬家的尷尬。“將其建成面積為3萬平方米的永久性博物館是我的夢想,不過很難。”觀復博物館館長、著名收藏家馬未都說。觀復博物館創辦13年來搬過多次家,1997年在琉璃廠開館4年後遷至朝陽區,2004年又搬到東北五環外。
圈內人士告訴筆者,依靠馬未都的人氣,觀復博物館目前每年參觀人數約5萬人,非常可觀。“博物館雖聲名日隆,但地理位置日漸遠離城市中心。沒有固定館舍,缺乏穩定客流是博物館發展中的痛。”馬未都的無奈代表了許多民營博物館創辦者的心聲。
同樣偏遠、位於朝陽區高碑店民俗文化村的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館長姚遠利向筆者介紹,博物館2007年開館時靠門票收入基本能維持運營,可是去年甲流疫情和今年的校園安全事件讓學生客流銳減。“我以為有那麼多寶貝,一定能吸引很多人,現實情況出乎預料。”
“民營博物館以專業、主題類為主,內容和門類豐富且星羅棋布,和公立博物館在文化資源、地理位置上形成互補,是難得的社會文化資源,保住優質民營博物館,避免其關、停、賣,造成資源流失,是當務之急,其求生努力寄希望於政府援手。”姚遠利說。
曾分管博物館工作的國家文物局原局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馬自樹認為,政府可嘗試“民辦公助”,根據民營博物館藏品、影響力進行全部或部分資助,或給國有博物館政策支持,讓其以辦分館名義托管民營博物館,提供資金、技術、人員支持。同時引導民營博物館走社會化之路,由可吸收民間資金的NGO組織運營管理。
“建胡同博物館,也可以按照這個思路考慮。民營博物館社會化還包括找企業資助、認養、冠名,但無利可圖是橫亘其間的問題。都說民營博物館所有者不願放棄所有權,‘養不好,又放不下’,我是放得下,可愁的是多年苦覓找不到這樣的企業。”滿臉苦笑的張毓雋建議,如果決定按市民提議興建胡同博物館,從建設到後期運營都應該考慮以政府投資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