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7月的杭州西泠春拍中,張充和上款及舊藏的印章與手札,因其生動的文獻價值而受到熱烈追捧。現已年近百歲的張充和是著名的“合肥四姐妹”之老四,既擅昆曲,又好書法、蘭心蕙質,被稱為“最後的大家閨秀”。沈從文是她的三姐夫。西泠拍賣此次的“名人手跡•暨張充和先生上款及舊藏專場”主推諸多文人學者寫給張充和的詩稿、信札,以及她珍藏的一批晚清名臣的印章,包括有沈從文寫給她的十幾件書法,以及她收藏的吳昌碩刻印等。
一枚由張充和收藏並題簽的“吳昌碩刻瑞獸鈕白芙蓉石李國芝自用印”(1916年作),估價8到10萬元,結果買家們一路競標,迅速把成交價推高到56萬元才作罷。眾所周知,吳昌碩是近代中國的藝術大師,詩、書、畫、印皆精,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長。 而李國芝是李鴻章之弟李鶴章的孫子,民國後在上海開設銀行,創辦民營“李樹德堂電台”。此印章,吳昌碩以石鼓文入篆,印文“滋園”(李國芝,號滋園),刀融於筆、爛漫天真,乃印與石的完美結合。
而信札手跡中,特別令人感嘆的是沈從文1978年為“四妹”張充和所書的《崔瑗草書勢》(因為張充和在四姐妹中排行老四,沈從文稱張充和為“四妹”)。 自1949年張充和去了美國,二人闊別近30年之久,又經歷文革磨難。在重逢的這個中秋佳節,沈從文在一件40年前的舊作旁寫下近數千小字,回憶40年前抗日期間在西南聯大的艱難歲月。此幅舊作既是當時初次賣字為濟學生。四十年後“才知其中一幅為湜華留下”(此處“湜華”為國學家王湜華),重見時已是“事事物物毀去者多矣,當時所有熟人亦先後同成古人。”然而,“憶及過去四十年種種,深感此難得友誼之可紀念”。這樣飽含滄桑變幻和個人真情的信札稿,引起了諸多收藏者的人生共鳴,價格也從4萬一路狂飈至64.96萬才成交!不得不說,這反映了一個時代對歷史的尊重和藏家更深層次的文化趣味。
除了以西泠拍賣為代表的江南地區之外,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拍場和以香港為集散地的國際拍場上,“文房熱”同樣各有特色。
(來源:藝術與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