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英媒:中國崛起 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3 10:05:00  


  中評社香港11月23日電/新華國際消息,英國《金融時報》16日發表馬丁•沃爾夫的文章,題為“中國的崛起將是和平的嗎?”文章摘要如下。

  我正在中國古都西安撰寫此文。這裡是著名的兵馬俑的發現之地,他們默默地見證著古代中國之規模、資源和組織力量。西安地處中國中部,有800萬人口。從機場到市區,沿途滿是在建的高樓大廈,體現著近年來西安工程建設的繁榮。經濟轉變是切實可見的——在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處處都是如此。

  中國是個新興的超級大國。根據大企業聯合會發布的一個令人驚嘆的統計數字,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200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美國的80%。在1978年,中國人均GDP僅為美國的3%;到2009年,這一比例已接近20%。

  按照當前兩國的相對增長速度,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到2014年,中國經濟的絕對規模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就算按市場價格計算,中國的GDP在本十年內似乎也幾乎肯定會超過美國——部分是因為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

  總之,不管以什麼方法衡量,中國不久都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從大約1890年以來,美國就一直把持著這個位置。就此看來,這一轉變的速度之快,甚至超過了高盛在其著名的首份“金磚四國”(BRIC,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報告中所做的預測。

  此外,中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國(按總量計算),大概也是世界最大的淨債權國,儘管相關資產幾乎全都投資於低收益率的發達國家政府債務,尤其是美國國債。

  我在此想要探討的問題是,這一劃時代的轉變對世界將意味著什麼?

  先來說說不會意味著什麼。在相當長時期內,中國仍將是中等收入國家,平均生產率遠低於美國及其它領先的高收入國家。

  美國在今後幾十年也必將保持世界科技領先地位,儘管由於其現行的教育、科技和移民等政策,這種優勢的持久性已無法保障。另一方面,中國在科技領域最終能否趕上美國,仍然值得商榷。

  由於技術差距等因素,中國的軍力(就全球勢力範圍和技術能力而言)在未來幾十年內仍將落後於美國。至於這是否會成為中國的一大障礙,有些人可能看法不同,但我的個人觀點是:美國當前大量的軍事開支不僅僅是浪費資源,也會誘人幹蠢事。

  此外,中國今後在政治、知識和文化方面所能施加的影響力,似乎不太可能趕上過去60年的美國。美國的流行文化仍具有非凡的吸引力。

  我仍然相信這一點,儘管我承認美國在現實中的做法與其理想經常相去甚遠。“酷刑總統”小布什(George W. Bush)在任期內對美國的影響力和聲望造成“大規模破壞”時,我就是這麼想的。金融危機更有甚之。美國過去享有至少知道如何管理現代資本主義的聲譽。如今這份聲譽已隨著2008年吹過華爾街的寒流而逝去。但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所以希望美國總有一天會走出當前的政治和經濟泥潭。

  簡言之,至少在未來幾十年內,中國不會成為美國那樣占據著絕對主導地位的強國。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必須認清中國崛起的明顯意義。

  首先,我們不僅正在目睹美國自詡為“唯一超級大國”的短暫時期的結束,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我們也正目睹延續多個世紀的西方主導地位的終結。今後幾十年內,相對衰落的西方將不得不與世界其它地區合作。這是好事,但也將帶來許多重大挑戰。

  其次,中國不僅是“非西方”的,也具有截然不同的歷史、文化和政治體制。後者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和一個政府不信任本國人民的國家維持信任關係是很困難的,和一個不能接受法治基本原則的政府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同樣困難——根據法治的基本原則,人民對政府,具有和政府對人民一樣的約束。

  第三,我們必須認識到,權力更替總會引起重大摩擦。老牌大國試圖維護它們所認為的“自然”秩序,而新興大國則不滿它們不斷上升的實力和地位總是遲遲得不到承認。

  但我們也必須理解,當前正在進行的轉變的潛在好處。全世界人民——在運氣好並且具備遠見卓識的情況下——可以共享繁榮,為構建一個更美好的共同未來獻策獻力。

  照此下去,結局會怎樣呢?我設想了三種可能的結果:

  第一,“正和”觀點勝出。假如各方意識到,相互之間並不存在任何深刻的意識形態衝突,彼此經濟上互為依賴,大家必須共同面對這個星球的命運,在核時代不可能爆發戰爭,那麼就有望促成可觀的全球合作。要實現這種局面,各方也必須作出深刻的合作承諾。但近期在氣候變化、全球失衡等領域看不到這種勢頭。

  第二,“負和”觀點得勝。權力是相對的。老牌大國和新興大國競逐主導地位。資源同樣是有限的。在這個世界上,經濟混亂和對稀缺資源的爭奪將導致全球化倒退,而均勢政治將主導國際關係。或許會出現一個以制衡中國為宗旨的聯盟,成員至少包括美國、歐洲、印度和日本,其它國家也有可能加入。

  第三,我們姑且設想一種混合了上述兩種情景的結局:全球化和一定程度的全球合作“幸存下來”,但隨著中國對自身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變得更加自信,典型的均勢政治將變得更加重要。這大體上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局勢——可不是一個鼓舞人心的先例。
 
  這些不過是關於我們這個時代必將面臨的一個根本挑戰的初步想法。我們如何應對所有其它挑戰,都將取決於這個根本挑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