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半個多世紀,2010年開始的中科院—萊陽聯合恐龍科考隊的發掘,是繼老一輩古生物學家上世紀50年代萊陽恐龍發掘後的第一次。
半年多來,考察隊詳細考察了萊陽市郊以白堊世王氏群為代表的陸相紅層和化石,進一步證實了辛格莊—文筆峰區域(辛格莊組)、將軍頂區域(將軍頂組)和金剛口區域(金剛口組)分別為主要恐龍和恐龍蛋化石富集區和富集層位,發現了數十層恐龍與恐龍蛋化石層。這些地區可以作為未來白堊世國家恐龍地質公園的核心保護區。
在1號點和2號點,考察人員發現大量恐龍(鴨嘴龍類和獸腳類等)與不同類型恐龍蛋(長形蛋和橢圓形蛋等)同層共生賦存。
1號地點,古生物學家推測就是他們一直在尋找的楊鐘健當年發掘過的地點。經過發掘,這一推測已經得到證實。考察隊員目前已發現近30件恐龍骨骼和一枚完整的個體相對較小的蛋化石,這一蛋化石與層面近垂直保存,蛋殼外表沒有明顯的紋飾,是否為恐龍蛋化石,還需要依據蛋殼顯微結構進一步研究確認。恐龍和蛋化石同時在一個遺址被發現,在世界上頗為罕見。
而在新發現的2號地點上,考察人員收獲頗為豐盛。在約60米的剖面上發現了至少5個化石富集層。目前正搶救性發掘其中的兩個連續化石層,已在兩個層位上發現數十件比較大型的恐龍骨骼,以鴨嘴龍類為主,同時也發現采集了數百件恐龍化石和龜類等的碎片,並發現多枚孤立的食肉性恐龍牙齒,進一步確認了大型恐龍化石目的層和恐龍化石的埋藏規律和富集規律。
此外,在兩個發掘地點,尤其在2號地點,發現大量破碎的蛋殼,代表多種不同類型的蛋化石。在周邊相鄰的沉積地層中,還發現十餘層恐龍蛋和多窩長形蛋和圓形蛋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