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衆在春節到來之際選購紅燈籠。 |
中評社香港2月9日電/美國《僑報》2月8日載文《看春節:中國人需找回文化自信》,摘要如下:
中國人的春節投射到這個星球的文化漣漪,似乎正在不斷擴大,並且逐年升高調門。我們看到,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到基層慰問,傳遞“執政為民”的信息,我們還看到,各國元首為兔年而忙。奧巴馬選擇中國農歷除夕(2月2日)發表聲明“祝願所有慶祝農歷新年的人們盡享和平、繁榮與健康”,法國總統薩科齊則在大年初一(2月3日)於總統府舉行華僑華人招待會慶祝中國傳統節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日本首相菅直人、英國首相卡梅倫亦在此前後紛紛發表關於中國人春節的熱情賀詞……祝賀春節似乎成了某種新的外交禮儀。
各國民間的迎合也有了新意。雖然美國還是歐洲的春節花車巡游都不算新鮮了,但時尚潮流還在不斷翻創——紐約股市納斯達克交易所今年罕見地初一當天邀請中國大使開盤並在顯示屏上打出中國國旗。法新社發現“中國為兔年春節瘋狂,而世界卻為中國而瘋狂”,且從明治維新後就消失了的春節標語再次出現在日本街頭;拉斯韋加斯的高檔飯店里,春節酒宴占了“半壁江山”……
從更廣的視野里可見,在韓國、越南、新加坡等傳統漢文化圈國家,春節的地位似乎從來就沒有過動搖,且與當地民族的各種節日並行不悖,各擅勝場,相互交融——不僅是當地的華僑華人有此習俗,就連華族以外的當地族裔也對春節的對聯、門帖、年夜飯、廟會推崇備至,並無任何擔心、質疑、躁動。
然而在中國國內,卻有不少城市居民正對春節感到失望和無聊,百姓對於除了春晚、爆竹、白兔、廟會之外還應該把什麼帶入節日感到困惑:因為春節遭遇現代化挑戰已不是最近的事了。生活遭受住房、教育、醫療負擔的重壓,貧富差距更加大了百姓的欲望節制和感受彈性。在一年一度的生活總結之際,體力智力已隨著日常工作透支,而情感交流卻在現代快節奏下日趨衰竭,使節日文化的民間基礎在城市里變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