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柏威夏寺 一座爭端中的寺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19 11:48:41  


 
  1963年1月,柬埔寨人在柏威夏寺舉行宗教慶祝活動,當時的柬埔寨領導人西哈努克親王在柏威夏寺內向僧侶布施,而後宣布,自當日起,所有泰國公民可不用辦理任何簽證進入寺廟參觀,泰國政府也不必歸還所有先前流失的寺內文物。1963年後的柏威夏寺,因為西哈努克親王的這番決定,進入一個和平時期,兩國民眾不僅一道禮佛祈禱,甚至有柬埔寨人為了方便入寺,永久遷入靠近寺廟的平緩山坡一側,以免登山之苦。於是,在寺廟山前出現了一片依附寺廟的小村落。

  然而自上世紀70年代起,柬埔寨陷入長達20多年的內戰,柬武裝組織占領了柏威夏寺,並在周圍布下地雷,寺廟受到一定程度的損毀。但即使在此期間,寺廟周邊的兩國民眾依然沒有停止共同入寺禮佛的傳統。1993年,柬埔寨內戰結束,5年後柏威夏寺正式對外開放,同樣按照舊俗,默許泰國人免簽免費入寺禮佛。

  泰柬再次衝突的導火索是柬埔寨的申遺工作。2008年,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通過決議,批准將柏威夏寺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理由是柏威夏寺占據極佳地勢,融自然景觀、建築藝術和宗教功能為一體,寺內的精美石雕為古代文明之瑰寶。“極佳地勢”和“自然景觀”,確實是柏威夏寺的精髓所在,也是導致泰柬兩國鬧得不可開交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年,海牙國際法庭已就廟宇的歸屬權作了規定,但該法庭沒有就廟宇附近土地的歸屬權作出交代。這就為今天兩國的紛爭埋下了伏筆。泰國堅稱,這塊土地還是有爭議領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柏威夏寺世界文化遺產的稱號為時過早。由於地處偏遠,地形險要,柏威夏寺保存得相當完好。這座有近千年歷史的古寺在兩國民眾間擁有極高的宗教地位和藝術地位。柏威夏寺起初並不是佛寺,而是一座印度教神廟,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毀滅之神濕婆。

  公元前3世紀,印度教自西向東傳入如今的東南亞地區,一直到13世紀,印度教與佛教並駕齊驅,留下了許多古跡。13世紀以後,隨著印度教在這一地區的衰敗,柏威夏寺逐漸融合佛教元素,成為佛教寺廟。獨特地勢導致柏威夏寺爭議不斷。可以預見,泰柬爭端即使緩和也難以平息。這其中既有複雜的歷史宗教情結問題,也有殖民地遺留問題、國際法庭判決問題。

  目前,泰柬雙方依舊在柏威夏寺南北兩側陳兵,而在衝突過程中,這座千年古寺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看來領土爭端不僅考驗泰柬兩國的政治智慧,更考驗兩國保護人類共有文化遺產的責任與擔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