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5日電/《中国文化报》报道,在西方,《胡桃夾子》是“聖誕大餐”中必不可少的節目。每到聖誕節,全家人一起觀看芭蕾舞劇《胡桃夾子》已經成為一種傳統,而這也是國外每一個芭蕾舞團每年聖誕節的必演劇目。
首演於1892年的古典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是俄羅斯芭蕾學派的典範,也是俄羅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創作的三大經典芭蕾舞劇音樂之一,更是“古典芭蕾之父”、編導大師馬裡烏斯.彼季帕的傳世之作。舞劇《胡桃夾子》是根據德國作家霍夫曼的童話《胡桃夾子和鼠王》改編的,全劇分為兩幕,描繪出兒童世界的獨特天地。《胡桃夾子》作為世界上優秀的芭蕾舞劇之一,之所以一直受到觀眾的喜愛,一方面是由於它有華麗壯觀的場面、詼諧有趣的表演,但更為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樂賦予舞劇以強烈的感染力,使舞劇的音樂充滿了單純而神秘的童話色彩,具有濃重的兒童音樂特點。百餘年來,全世界上演過眾多版本的《胡桃夾子》,但由於歐美國家文化背景差異不大,大多數版本的《胡桃夾子》大同小異。
在2010年聖誕節之際,中央芭蕾舞團推出了充滿中國年味兒的“賀歲芭蕾”——《胡桃夾子》。其實早在2000年,中芭就推出過中國版的《胡桃夾子》。那時,中芭第一次將中國元素融入《胡桃夾子》,成為中西芭蕾文化交融的有效嘗試。十年磨一劍,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中芭推出了第二版的賀歲芭蕾舞劇《胡桃夾子》。
正如中芭團長馮英所言:“這基本上是一個全新的創作,從舞蹈創意到中國元素的融入點,2010年中國版的《胡桃夾子》有著完全不同於舊版本的氣質。”而作為該劇總策劃的中芭前任團長趙汝蘅則說:“中央芭蕾舞團已經不是10年前的劇團了。2010年版《胡桃夾子》需要更多的是比較現代、簡約、與眾不同的元素。我們與其小修小補,不如取其精華、大膽突破,重新塑造新版《胡桃夾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