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因為女兒在中關村上學,為了照顧女兒。他才琢磨著在離中關村不遠的愛家國際收藏品交流市場開了家店,將自己收藏的部分小人書擺上了這家“毛毛書屋”的貨架。
從那時起,孫永立才開始真正地“收書”。他經常北上南下,全國各地地跑,收集小人書。不算收書的錢,每個月的差旅費就達到數千元。如今,孫永立已經在圈內頗有名氣,某央視主持人慕名而來,並和他成為好朋友。“我們基本是處於同一年代的人,他也愛看。前幾年,他不忙的時候,時常會過來。”孫永立拿出一本《保爾.柯察金》,這便是該主持人最近特意向他訂的。
因為早年做生意的積累,孫永立家境不錯,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一再強調,自己開店依然是出於愛好,不為掙錢,“有時候朋友來拿書,價錢都是他們說了算,我都無所謂的。”不過,他也承認,圈里有不少人,因為收藏小人書發了財。
現在市面上品相好的小人書,60歲多的也就是上世紀50年代前後出版的能賣到上萬元。一些題材好的,比如《三國》、《西游記》能賣到10萬元以上。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知名藝術家顧炳鑫的《渡江偵察記》、劉繼卣的《雞毛信》,價錢更加不菲。這些書,當時全國發行量不過幾萬册,現在保存完好的,也就十幾本。有的如果是孤本,價格更是難以估算。
上世紀60年代出版的數千到幾萬元不等,70年代的大約能賣到幾百上千元,80年代的相對最便宜。
謹防:小人書也造假
收藏這行,最怕碰上的就是“贋品”,小人書也不例外。
採訪過程中,孫永立就拿出幾本朋友們送給他的“禮物”。一本《真假猴王》品相甚好,書釘有些銹斑,翻看的時候,甚至還能聞到一些舊書特有的“黴味兒”。但當記者問他“這書值多少錢”時,孫永立笑笑說:“一文不值”。原來,這就是贋品。
這些故意仿舊的小人書,特意用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紙張,採用當時的印刷方式,甚至特意用化學藥劑,讓書釘產生銹斑。如果是外行,很難分辨得出真偽。
孫永立提醒,首先要到信得過的老店淘書,其次不能貪圖便宜,接著就是要自己積累一些分辨真偽的經驗。比如紙張不能太白,太白的有造假的可能;還有繪圖的線條,線條流暢完整的一般是真品,反之則可能是贋品;此外色彩方面,贋品也沒有真品的細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