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中國最初的博物館誕生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創辦目的就是開發民智,救亡圖強,教育成為它天然的使命。新中國成立後的10年是第二個時期,那時候我們學蘇聯,博物館的建築和發展都採用蘇聯的模式,意識形態很強,為革命服務,博物館被賦予了很多政治使命。上世紀80年代至今的30餘年是第三個階段。隨著改革開放,中國博物館數量突飛猛進,新建了大批歷史類博物館和紀念館;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博物館的現代化成為趨勢,眾多博物館都在提高質量方面下功夫;新世紀以來,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框架內,博物館事業蒸蒸日上。
記者:“中國國家博物館”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
蘇東海:對。2003年2月,原來的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合併組建成立了國博。這個變化不僅僅是名稱的變化,而且是在辦館理念上有了新的變化。
新世紀以來,中央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發展,文化被提升到“軟實力”的高度,備受重視。改擴建後的新國博,既是國家現有“軟實力”的體現,也被寄予提升國家軟實力的厚望。
記者:新國博是咱們國家的一張文化名片。
新國博彌補了中國博物館界的世紀遺憾
記者:作為曾經工作在博物館一線、又長期從事博物館研究的學者,您認為新國博對於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有什麼意義?
蘇東海:大館發展的方向往往是這個國家博物館發展的風向標。中國國家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以“國家”命名的博物館,應該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種標杆的責任。
記者:那麼,新國博的發展方向,有什麼值得推薦或借鑒的?
蘇東海:新國博的辦館理念彌補了我的世紀遺憾。
記者:“世紀遺憾”?
蘇東海:1999年,我寫了一篇《立於世界高度 鳥瞰中國博物館》的文章。在文章的最後部分,我寫了20世紀中國博物館的兩點世紀遺憾。一是100年來中國博物館美學的缺失;二是中國博物館世界文化的缺少。
記者:您為什麼這麼說?
蘇東海:20世紀初,在德國留學的中國學者蔡元培,多次介紹西方博物館的審美價值,但未引起社會重視,因為社會的注意力在於博物館的教育價值。遺憾的是本世紀我們對博物館美學的研究和美育實踐做得太少了。改革開放後,不光博物館包括學校美育在內,美的缺失狀態還沒有根本改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