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了對虎媽的議論紛紛,這場關於“成長的煩惱”的爭論,只有一個簡單問題沒人問:爸爸們去哪兒了?我是三個孩子的父親,這麼多年一直身擔養育重任,因為老婆工作繁忙,而我是個自由職業者。我不能認同媽媽們的育兒觀念,不論那是不是虎媽的。當我的孩子們一個2歲、一個5歲還有一個7歲的時候,我們一家5口從新澤西的郊區搬到北京。
“虎媽”蔡美兒說她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也是中國式的,在中國的3年半時間讓我對此有了一個不一樣的內在視角。
在北京的第一個星期,我們參加了孩子所上英文學校舉辦的一場才藝表演。我們看到中國的學生們上台演奏肖邦的練習曲和貝多芬的交響樂,而他們的西方同學們則緩步上台,揮舞雙臂高興地唱著ABC的兒歌。這情景足以使所有人停下來思考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
在中國的時間還告訴我,雖然這裡的一些人將中國式教育視為黃金法則,但是還有不少人在質疑這樣的模式,認為如此會扼殺創造力和創新精神——而這些正是這個國家迫切需要的兩樣東西。此外,在目睹此類的做法之後,我對“虎媽”式的強迫教育產生強烈的反感。如果我們目標一致,都想將孩子培養成獨立、能幹、自信的人,我肯定那樣不是個好方法。
叫我熊貓爸爸吧。我很高興去做個和孩子摟摟抱抱的父親,而且還不怕露出爪子來。從13年前大兒子出生之時起就是我主要來帶孩子,雖然如此,我也還要工作的。家庭日程表排得滿滿的,有時候不得不窮於應付。結果就是,我們的家處在混亂的統治之下,儘管讓一些朋友和親戚都感到困惑,也讓心虛的保姆奪門而出,但我們安之若素。
這對我們的孩子們有個額外的好處,給了他們一個承擔責任的空間,獨立自主,看到他們的父母如何在追求自己的興趣和職業時又能彼此照應。這樣可以提早告訴他們一個簡單道理:生活本身就是可控制的混亂,成功在於你怎麼去疏導它,而非坐享其成。
很大程度上這是男人的看法。籠統地來說,媽媽們更注重細節,還愛下命令。爸爸們不太在意表面上的亂象,能夠接受一點兒混亂而更易於關注全局。如果我和老婆換個位置,日子肯定會更有秩序的。但是她對我的教育方式做了讓步,因為我才是日複一日帶孩子的那個人。她能做到這一點對我們日益牢固緊密的關係至關重要,在撫養孩子的問題上不能開倒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