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搖滾樂大面積疲軟 絢爛變無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8 10:57:30  


 
  現場如同流水線

  地下音樂人浮出水面以及他們作品的普遍成熟是令人振奮的一件事。但是這種激動持續了不到三年,就漸漸式微以致完全疲軟了。除了小河、馬木爾這樣每場演出都不雷同的音樂人現場,大多數樂隊似乎最多只可以聽三次,第四次就開始反胃了。不是因為他們的音樂不好聽,現場表現不好,而是表現得太完美了,每次都相差無幾,像是播放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CD。更甚的是,有些樂隊每次演出的串場詞都一樣,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提前錄好了台詞現場對口型假說。而且,致命的是,每次聽到的基本上是相同的曲目,鮮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反覆使用的是前十年積累下來的作品。當然,也有新歌,看看每年新出版的專輯數量就知道了;但是專輯與專輯之間,跳躍性不是很大,大多時候讓人感覺在自我重複。不似崔健,磨磨蹭蹭好幾年才出一張專輯,但每一張專輯都是對上一張專輯的顛覆性超越——無論音樂風格還是詞義的內涵上。 

  我開始懷念那些搖滾樂處於純地下狀態的日子,那時似乎每天都有新樂隊出現,帶著粗糙的尚未打磨得精致的音樂和亢奮的臉以及忐忑的眼神。即使同一支樂隊同一個歌者,也總會帶來新鮮的沒聽過的作品來刺激你的耳膜,更何況那些小酒吧演出總是會出現一些連樂手自己都無法預期的即興合作。而現在,演出正規了,即興沒有了;表演完美了,但激情不見了;觀看的場地不那麼局促了,但野趣橫生的意外快樂也少了。

  絢爛之極歸於無聊

  創造力普遍減弱,激情大面積褪減,不知是不是因為搖滾人浮出水面後,與現實的緊張關係消失了,壓抑的憤怒少了,所以,死磕的狠勁兒也就沒有了;不知是不是演出費從20元暴漲到上萬元之後,地下生活那種粗糙的質感不見了,對生命及生活的切膚感受就清淺了;不知是不是因為演出機會多了,大家都忙於趕場賺錢而無暇沉在地下室裡憋歌兒了;不知是不是普遍人近中年了,創造力就自然減退了;不知是不是一股青春的蠻勁兒用光之後,學養的貧乏不能支撐更有力的表現形式了。總而言之,現在的搖滾樂現狀給我的感受就像樂評人張曉舟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的:“大多時候,其實絢爛之極既不歸於平淡,也不歸於迷茫或絕望或腐爛,絢爛之極僅僅歸於無聊。”

  當然,現狀遠沒有我描述得那樣悲觀,還是有一部分音樂人在不停地嘗試和探索新鮮的表達方式的,比如永遠熱衷於新風格實驗的小河、宋雨哲、馬木爾,比如被稱為新一代搖滾教父的左小祖咒,比如每一張專輯都有著全然不同主題的盲詩人周雲蓬。又比如樂評人出身的顔峻,一直在忙於噪音實驗——據說難聽得要命,但不可否認這是一種當今時代極其稀缺的探索和創新的地下音樂精神。新晉的優秀搖滾音樂人雖然不是很多,但也時不常地會有那麼一些名字給搖滾市場以新鮮的刺激,比如重塑雕像的權利,比如萬能青年旅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