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4日電/《中國文化報》報道,清爽的海風、明媚的陽光、迷人的椰子樹襯托著獨特的民族風情,農歷“三月三”前夕的海南處處散發著誘人氣息。“三月三”是海南黎族祈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2005年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海南黎族人都會蒸糯米糕點和粽子,借以拜祭祖先,祈求風調雨順。未婚男女則聚會、談情。許多黎族青年男女就是在“三月三”定下終身。“三月三”前夕,海南迎來了香港培僑中學的49名師生。他們希望通過親身經歷,了解和研究黎族上千年的文化歷史和民族特色。
海口最早居民的獨特魅力
黎族是海口最早的居民,現有人口約114萬,是海南獨有的民族。黎族文化是黎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積累下來而形成的,該民族歷史悠久,人民勤勞勇敢,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創造出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
4月3日上午,黎族文化藝術考察活動啟動儀式在海南省博物館召開。本次活動是在文化部港澳台辦公室、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特別支持下,由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協會主辦,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和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共同協辦的,是“香港青少年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研究考察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活動旨在通過組織香港青少年學生到我國內地考察少數民族,了解祖國更豐富的民族文化,從而提升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覺。
博物館中,黎族原始居民的耕作狩獵,色彩艶麗的服飾服裝,原生態的村落房屋和生活物品等黎族文化的展示,讓香港學生興奮不已。很多女學生被臨高人偶戲的五彩戲服和精致臉譜吸引,紛紛拿出相機和筆記本記錄下展示內容。男生們則對黎族村落模型十分感興趣。他們認為,這個展覽十分有趣,對接下來的黎族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考察活動很期待。
晚間,學生們來到海南省保亭,與保亭中學的學生一起,聆聽由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陳佩女士講解的《黎族文化藝術概況》講座。講座交流期間,兩地學生表現十分活躍,他們對怎樣傳承黎族文化展開了熱烈討論。在香港學生的問題中,“黎族的文身文化如何保留並傳承下去”引來保亭學生中一些黎族女孩的注意,她們認為,要保留住這種文化形態,必須從孩子抓起,並不一定要繼續文在臉上或身上,但一定要向老一輩了解學習,最重要的是用心去維護和保留文身藝術。期間,香港學生們的問題層出不窮,對黎族文化的學習熱情也十分高漲,大家針對“黎族技藝與其他民族的不同之處”“黎族的傳統風俗在社會的變化下有沒有發生改變”“怎樣傳承文化底蘊,該採取哪些措施”等問題一直交流到很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