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9日電/《北京商報》報道,由河北省文聯、中國(香港)內畫院及河北省內畫藝術研究會共同舉辦的“中國內畫藝術保護與發展研討會暨《中國鼻煙壺》雜誌首發式”4月15日於河北省深州市拉開帷幕。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畫藝術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如何使其獲得更多的收藏者和市場,成為擺在所有內畫藝術家面前的一道題。
盈寸小器畫乾坤
內畫和鼻煙、鼻煙壺有深厚的歷史淵源。鼻煙在明朝萬歷年間由意大利傳教士利馬竇以貢品傳入中國。到清代,出現“人人相見遞煙壺”的習俗。為了使這種日常器物在便於使用的同時更為美觀,一批畫技精良的內畫藝術家應運而生。近年來,內畫藝術家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內畫題材涉獵也越來越廣泛,技法上採用了國畫、油畫、潑彩、書法,使中西技法融為一體。
中國內畫藝術家所取得的聲望與日俱增。中國內畫院院長張增樓2006年為英女王80歲壽辰繪制的一件內畫肖像鼻煙壺,成為女王八十大壽世界十大禮品之一,這件作品已永久收藏在白金漢宮。
冀派鼻煙壺四派居首
如今鼻煙壺製作大致分為冀派、京派、魯派及粵派四派,四派均起源於北京,以冀派居首。
目前,冀派內畫畫師雲集地為衡水及周邊所轄各縣市區。從事冀派內畫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及其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達4萬人,是四派中從業人員最多的,年產值約10億元,為衡水當地龍頭型文化產業。2006年6月7日,冀派內畫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作為冀派內畫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州內畫藝術經歷了多年的發展,並湧現出以內畫藝術家張增樓、內畫企業家王立軍等為代表的內畫藝術推動者。截至目前,其從業人員達1萬餘人,年創產值近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