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場質問”體現了大學精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8 11:47:09  


 
  然而,這本就是對大學報告的錯誤理解,把邀請做報告視為對嘉賓的認同、認可,也把報告視為對學生的“教育”。但真正意義的大學報告,主要在於給學生提供了解更多事、更多觀念、更多人,以及與不同人對話、交流的機會,因此,在大學做報告的,可以是各種人,而且,不同層次、類型的人越多,表明這所大學越開放、越多元。從大學學術自治、學生自治角度說,大學的報告不應限定演講者的身份、觀點,也不能要求所有聽講者配合報告者。

  如果對大學的報告持上述觀念,那麼,南林大請唐駿,以及其他任何人做報告,都沒有問題,同樣,在現場,出現有女大學生質疑唐駿,也根本談不上侮辱,活動組織者和唐駿本人,都應該對現場出現這種狀況,有準備。

  遺憾的是,從南林大的活動組織和事後對女生“踢館”的態度看,他們對大學報告的理解是分裂的。在邀請唐駿這一問題上,他們持有的是開放、多元的觀念;而在具體的報告組織中,又回到了傳統觀點,不允許開放、多元。如果他們在請唐駿開講座時,不預設立場,不回避唐駿的“學歷門”,甚至在講座前主動提及,並允許學生自由提任何問題,這場報告,當不會是這樣的走向。其意義,也不是變成唐駿的宣講,而變為對“成功”的自由討論。

  我不大喜歡用“踢館”這樣的詞匯,用“當場質問”似乎更好一些。這件事情更大的價值,是告訴大學,究竟該怎樣定位講座、報告,以及怎樣組織講座、報告。當質問“常態化”,大學生的質疑和批判精神就實現了回歸,那時,也許不再有爭議,而會成為大學的一段佳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