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北京晨報》報道,科舉制度是古代中國的一大發明,延續千年,老北京作為明清兩代首都,承擔著“貢試”的任務,許多學者戲稱它是古代的“高考”。毫無疑問,老北京是傳統考試文化的集大成者,但相關記載、遺跡較少,今人已不太了解。
古代科舉最初也是一年一次,但交通不發達,外地考生奔波太辛苦,只能在京都賃屋而居,成本高不說,還滋生腐敗。因留京舉子不願再回原籍“鄉試”,只好就近托門路、辦假戶口,或直接投靠權貴,以獲得推薦。
科舉本是社會下層通往上層的通道,如通道本身出現問題,將影響制度的穩定性,故後來科舉變成三年一次,“鄉試”在秋天舉行,“貢試”在春天舉行,一般是農歷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場,每場三天,共9天。
老北京“貢試”在貢院舉辦,貢院始建於明,當時剛遷都,財力困難,故用木板和葦席搭建,名曰“號棚”,共9000多個考位,外用三道荊棘包圍,並建6個瞭望塔。由於防火能力差,發生兩次火災,最嚴重的一次燒死90多名考生。故到張居正時,改成磚木結構,以後又有修繕。
“貢試”是國家大事,承擔著為國選材的任務,故形成了一套複雜的儀式,每年皇帝要親自接見考生,考生還要參加國家祭奠。但考生來自各地,出身不一,進退失措在所難免,在參加祭奠時,他們經常會挨罵、挨打,嚴重的還可能喪失考試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