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別被“消費化”
旭日陽剛憑一首《春天里》讓自己告別狹窄的出租屋,王寶強邊幹清潔工邊當群眾演員終成影視明星,掃街30年的劍橋清潔工52歲時終獲劍橋大學榮譽碩士學位……無數例子昭示,“夢想”絕不是一個虛無的詞匯。
有夢想是可貴的,堅守夢想不僅是一種自由,更是一種權利。公眾、媒介在支持和鼓勵這些普通“追夢者”時,不應總是抱著“消費”和“賞玩”的態度。解聘“掃帚姐”的做法固然值得進一步討論,但媒體三分鐘熱度,網絡一哄即散的圍觀,更值得商榷。社會各界切實地關注這些普通人的每一步,才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和欣賞。
尋夢的路上,注定會有很多悲欣交集的故事可供挖掘。可是,如果只是把這些感動當作“噱頭”、把這些故事當作“商品”,可謂用眼淚和收視率衝淡了夢想本應有的價值。因此,讓我們一起給“掃帚姐”掌聲吧,她需要我們的鼓勵而不是炒作,需要我們的支持而不是圍觀。或許,不僅是“掃帚姐”,對更多的普通人,也該有著同樣的態度。
不妨讓“掃帚姐”代言
“掃帚姐”能把一米多長的大掃帚玩出“魔法”,這種由崗位技能延伸出的特殊技巧,是她長期使用掃帚中的勞動心得與鍛煉體會,讓人想起歐陽修筆下的“賣油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