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北京晨報》報道,“我爺爺小的時候,常在這裡玩耍,高高的前門,仿佛挨著我的家……一蓬衰草,幾聲蛐蛐兒叫,伴隨他度過了那灰色的年華。吃一串兒冰糖葫蘆就算過節,他一日那三餐,窩頭鹹菜麼就著一口大碗兒茶……”一首《前門情思大碗茶》時至今日仍朗朗上口,但很多70後、80後卻怎麼也想不明白,這前門和大碗茶怎麼就聯繫到一起了?就算當初在炎炎夏日喝過這口“老二分”的人們也難以想象,就是這麼一個小茶攤,如今怎麼就成了接待各國政要的“門面”?
改革開放帶來“大碗茶”神話
說起“大碗茶”的歷史,創始人尹盛喜的女兒、如今老舍茶館“掌櫃的”尹智君笑著遞給記者一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人書”——《大碗茶》。也許講起大碗茶的歷史,很多人都覺得,這就是一部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帶來的“故事”和“神話”。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改革開放的序幕。這一年,大批知識青年返回北京,百萬大軍等待就業。那時,老舍茶館的創始人尹盛喜是一名街道幹部,“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場地,四無門路”,怎樣創業成為困擾年輕人的難題。
大栅欄街道緊鄰前門商業街,於是,尹盛喜就帶著他們每天來前門、大栅欄,看到參觀購物的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但供游人飲水休息的地方卻很少,於是他便萌生出售大碗茶賺錢的想法。
於是,在前門箭樓西側就有了那麼一塊“巴掌”大的地兒,尹盛喜帶著大家借錢集資置辦了1個爐灶,6把大水壺,100個粗瓷藍邊大碗,10口大缸,還有用木板架起的幾張條桌和板凳。1979年6月,大碗茶青年茶社正式開張。茶社一開業,二分錢一碗的大碗茶備受歡迎,過往游人紛紛駐足,喝茶休息。開業頭一天就收入近百元。就這樣,他們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除了賣茶,茶社還嘗試經營一些其他商品,發展為宣武區大栅欄青年綜合服務社,收入日漸增多。到1979年底,實現盈利11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