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日電/紅網報道,電視劇《裸婚時代》的熱播,讓關於“裸婚”話題持續升溫。對於不買房、不買車、不辦婚禮甚至沒有婚戒而直接領證的簡單結婚方式,裸,還是不裸,不僅僅是一個有關婚姻的現實選擇,也是一種時代迷茫的現實焦慮。
其實所謂“裸婚”,並非什麼新潮現象。作為一種正常的生活狀態,裸婚一直以來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福利分房的時代,大多數家庭可能在結婚之後多年才分到一間沒有廚房的平房,或一間辦公室式的筒子樓,是不折不扣的裸婚時代。地產大佬王石44歲才有了第一套住房,任志強也是在42歲才擁有第一套住房,許多我們今日羨慕的成功者,當年均是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結婚成家,也都是不折不扣的裸婚一族。
只是如今,商業社會以經濟基礎和物質條件為衡量成敗的價值體系讓人們追求的目標在金錢標準的推動下日益同質化。從“四大件”到“有車有房有錢”,從“三十而立”到“三十而富”,成家立業的標準,隨著經濟發展,在物質條件的指向性上越來越明確,也越來越高。儘管有房有車有錢仍屬於不折不扣的奢侈概念,但越來越多的人卻在潛意識里將其當成大眾生活的普通標準。當大多數人已經在婚姻選擇里摻雜物質,在幸福體驗上注重金錢,所謂裸婚,也就成為越來越多人眼中失敗生活的無奈借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