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我們不能改變這種習慣,讓中秋節過得輕鬆一點嗎?應該能的,關鍵是得把中秋節當個中秋節才行。中秋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農業文明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它的主要價值應該體現在家庭親友之間,至多體現在村莊社區的生活氛圍中,這是中秋節和國慶、五一等主要在公共生活中體現價值的節日的本質區別。因此,中秋節應該是我們站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點上,認真審視日常生活方式的一個時間窗口,應該是放慢生活節奏體驗生活之美的寶貴時段,也許人們對這個節日的理解多種多樣,但把人搞得更累肯定不是過中秋的目的。
在這個個人和群體都必須孜孜於“發展”的時代,我們可能還很難停下腳步,真正享受中秋節,真正回歸中秋的文化本位,真正在中秋的時節,認真梳理和反思我們生活的價值,並在反思中調整我們的行為習慣,也許我們這一代人還必須這樣過中秋,但令人擔憂的是,在這樣的節奏裡年複一年過中秋,長此以往,將來有一天,真正意義上的中秋會不會從我們民族的文化記憶裡消失呢?我們的子孫,將來還能找到有文化底蘊的中秋嗎?
把中秋節過成這個樣子,這不能怪哪一個人,那種攜帶著貴重禮品,但感情卻很淡的走訪,其實反映了我們社會的某種病態,這只有靠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才有可能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