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6日電/ 收藏快報報道,2011年的台北藝博會上眾多大陸畫廊入駐參展,大陸展商在通過這一平台放眼世界的同時,亦在適應台灣當地藏家水土。淺析台灣藏家譜系,其呈現出多元而面廣的特點,且收藏趣味表現出群體性。
較早開放且文藝氣氛濃厚的台灣勢頭強勁,當代藝術藏品的量與質皆不容小覷。其收藏購買力的重要一方來自由傳統及近現代藝術品收藏轉入當代的大鰐們。在近現代場上馳騁多年的巨頭們資金實力雄厚,中國當代藝術的相對低價令其更為游刃有餘。基於年齡和對傳統的青睞,這一群體對“85”時期具有文人氣質的作品頗為鐘情。如張大千的“鐵粉”林百里就以2000萬拿下徐冰的《鳳凰》,《砥柱銘》的委托方王定乾則收藏有周春芽(微博)多個系列作品。而據大未來林舍林岱隆介紹:林舍作為早已進行兩岸當代藝術經營畫廊之一,二十世紀90年代就將劉煒的作品帶到了台灣。
台灣收藏譜系中的另一群體來源於新貴一族。醫生、律師、金融、電子科技界上層金領多有收藏愛好。然而不同於大鰐們對傳統的喜愛,新貴藏家的趣味頗為反叛激越。這一藏家群體中不少出身世家名邸,在從小接受良好文藝熏陶與收藏培養之後成為強勁購買力,卡通、實驗、觀念的作品常是這批藏家興趣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