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國產電影“申奧”幕後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8 09:27:23  


 
  競賽前景

  優勢:張藝謀的名氣

  中國申報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已有不少年頭,但僅有李安的《臥虎藏龍》成功了,今年張藝謀憑借《金陵十三釵》第五次衝擊奧斯卡,他的勝算有多大?對此,周黎明和畢成功有一個共識:評選有一定規律可循,申報“最佳外語片”需要對症下藥。

  據悉,“最佳外語片”在奧斯卡相對而言是一個“非主流”環節,評委人數大概有一兩百人,多數為年事已高的退休電影人,他們要在十幾天內集中觀看幾十、上百部初選作品,如果一部影片播放了二三十分鐘,有多數評委舉牌表示沒興趣再看下去,這部影片便就此出局。“《金陵十三釵》好就好在張藝謀的名氣,他畢竟是國際知名導演,評委至少有耐心把這部電影看完。”

  劣勢:太多大場面不討巧

  不過,正因為大多數評委們年事已高,在短時間內集中看片,對評委的身體狀況是很大的挑戰,所以大場面頻繁、視聽衝擊力過大的影片很不討巧。畢成功告訴記者,“評委中有很多猶太後裔,像《美麗人生》《竊聽風暴》這樣的獲獎影片,講的都是二戰故事,題材讓評委有共鳴,但它們都回避了強烈的戰爭、屠殺場景,主要講人物命運和時代的殘酷,這是老評委們最喜聞樂見的類型。如果《金陵十三釵》有長時間的激烈畫面,恐怕不對評委們的口味”。

  而周黎明表示,他看過近年來90%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認為商業氣質太重的影片很難入評委們的法眼。歷史上除了前蘇聯的《戰爭與和平》以外,再沒有任何一部大投資、大場面的影片得到最佳外語片獎。“像去年的《唐山大地震》,我個人很喜歡這部電影,但它一看就是有商業品相的,不符合評選標準。《金陵十三釵》也有這個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