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4日電/《光明日報》報道,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走进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哈尔滨,她那独具異国情调的城市建筑和风貌深深地吸引着我们。那一幢幢历经百年风雨、带有中西合璧元素的建筑,使我们触摸到了这个城市百年的人文风物,折射出那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形态和文化艺术形态。
百年前的哈尔滨,还是一个由中国人滨江而居自然形成的小村落,自1896年中国清朝政府与沙俄政府签订了“中俄秘约”、沙俄取得在中国东北修筑並经管中东铁路的特权后,拉开了这个小渔村发展的序幕。从1898年修建中东铁路到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大量涌入哈尔滨的欧洲侨民开始给哈尔滨这个城市带来了異域风情,其鼎盛时期,共有33个国家16万余侨民在这片黑土地上生活过,几乎包括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侨民,其中最多的是俄罗斯人。
外侨人口最多时曾占到哈尔滨总人口的62.86%,这还不包括流动性的外国商人和进出的军队。他们不仅带来了欧洲的文化,而且也带来了他们的信仰。因此便有了不同民族风格和特征的各式建筑。这些带有異域色彩的文化符号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结合体现在以砖石构成的建筑上,便形成了哈尔滨独特的城市建筑艺术风貌。
伴随中东铁路的延伸,铁路在城市中间穿过。沙俄等移民与军队的生活区是地理条件较好的高地,被圈在哈尔滨人称之为“铁道”的铁路里面,名为“道里”。铁道的外面是地势低洼的湿地,是属于中国人的生活区,被称之为“道外”。由此铁道的里面与外面便划分出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生活质量的两个自然区,同时也划分出了两个城区不同的建筑装饰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