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9日電/光明網-《光明日報》文章:儒家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代表,不僅蘊含了中華民族的生活準則、生存智慧和處世方略,亦具有因革損益、趨時更新的品格,其基本元素具有超越時空的價值和意義。文化創意是具有創造性的文化意識,是民族文化創新的體現,同時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靈魂所在。在全球文化產業發展的大趨勢下,儒家文化必將以其豐富的精神資源和獨有的文化特質成為文化創意的動力源泉,並實現契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文化重構。
一、儒家文化為文化創意提供了豐富資源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內容豐富,為文化創意提供了豐厚的資源。
第一,物態部分。主要指儒家建築、服飾、飲食起居等內容以及大量的儒家文獻經典,它們是儒家文化的載體。孔孟之鄉厚重雄渾的地上古建築和豐富珍貴的地下文物以及其他儒家文化名人的文化遺址,包括故居、祠堂、墳墓等,都是具有文化創意和開發價值的物態文化。包括《十三經》在內的儒家經典,儒家的其他著述以及《三字經》、《增廣賢文》等儒學啟蒙教材,都是文化創意的重要資源。
第二,理念部分。儒家哲學、價值觀念、倫理道德、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幾千年來它們對中華民族的生活思維方式、價值與道德觀念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培育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賢、重信守義、中正寬厚的道德品質和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這些都是文化創意作品表現思想性和民族特點的核心內容。
第三,儒家代表人物。儒家歷代人物,如孔子、孟子、顔子、曾子、子思、子路、子貢、冉求、荀子、董仲舒、揚雄、劉向、韓愈、柳宗元、程頤、程顥、張載、周敦頤、朱熹、陸象山、王陽明,以及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孫奇逢、陸隴其、熊賜履、李光地、方苞、姚鼐、姚瑩、曾國藩、張之洞等,有的創立了博大精深的儒家學說,有的留下了傳誦千年的仁、義、孝、賢、忠、良故事,為文化創意提供了鮮活的人物形象素材。
第四,禮儀風俗部分。歷代王朝的典禮、民間的婚喪儀式和人們日常交往的禮儀,無不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民間的風俗習慣,如祭祀節日、紀念節日、農事節日等大都體現儒家敬長愛幼和忠孝友悌思想。這些禮俗也成為文化創意必不可少的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