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4日電/《中國藝術報》報道,凡是在各城市古玩城做生意的古董商都明白一個道理,同樣的藝術品,在不同的經營者手裡,能賣出不同的價格。越是珍稀的品類,不同商家的售價相差越大。從業者往往把個中原因歸結為每個商家的客戶層次不同,付款能力不同,因此售價不同,實際情況則遠比這些複雜。
高端店家之所以能售出高價是因為客戶對其商品真偽及質量的信任。高端店有品牌、有口碑、有潔身自好的自律和自重,真偽質量都要從嚴掌握才能贏得大客戶和回頭客。高端店的售貨標準,不但要贏得買家的認可,還要贏得其他商家和社會輿論的贊許,絕非易事。只有不打折扣的質量和不打折扣的信譽,才能換回不打折扣的售價。商譽和社會認同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藝術品不是具有實用功能的商品,買藝術品是買審美經驗的載體,是買同輩乃至大眾認同的面子,是買社會地位的象徵。因此在藝術品交易中,形成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件品類珍稀、質量上乘的藝術品,在藏家經手之前,往往會經歷幾個行家之間的轉手加價。
如果以上的描述被認同為一種客觀現實,那麼這種現實常常伴隨著陷阱。正如坊間俗諺所言:“不管真與假,只看收藏家。”從石渠寶笈到顧氏過雲樓,只要有著錄,不問真假,均能售得善價。實則既以歷史上最著名的名家舊藏如項元汴、龐虛齋,限於歷史條件,都有大量贋品混雜其間。其中原因錯綜複雜,既有早晚年眼力之不同,也有自藏品與交易品的混雜勾兌,還有門生故舊的自存副本,乃至後世傳人的偷梁換柱。在目前市場需求的壓力下,曾經著錄的贋品則鹹魚翻身,不斷地獲得新生游入市場,特別適合那些新入市的買家的眼力和需求。與之對應的現象是,專家的學術判斷日益被邊緣化,乃至噤口不言,隱身退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