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山西五台山文化價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5 11:09:46  


 
  中國佛教史縮影

  五台山歷經滄桑,從它的興盛和衰微也可窺見中國佛教發展的一斑。中國佛教史上曾經發生過四次“滅佛”事件,五台山都首當其衝。北魏時期,魏太武帝篤信道教,下令摧毀各地佛教寺廟,五台山初次遭受了厄運。不久,文成帝即位,又開始復興佛教,五台山重建寺廟,香火日益興旺。北齊時期,五台山寺院已超過二百處。北周武帝宇文邕消滅北齊後,推行廢佛政策,五台山佛教又受到沉重打擊,寺廟全部被拆毀。隋興,隋文帝、隋煬帝都是佛教信徒,熱衷於扶植佛教,對五台山更特別重視,命在五個台頂都建寺廟。唐朝開國以後,唐太宗和武則天等都大力倡導佛教,五台山又進入新的發展時期。這期間,名僧輩出,各宗派都到五台山活動,使五台山佛教呈現出異彩。唐代的初、中期,是中國佛教的全盛時期,中國佛教走向成熟,當時五台山寺院多達360餘處。

  敦煌莫高窟第61窟內的《五台山圖》壁畫,畫面60多平方米,寺院林立,香客雲集,反映了五台山全盛時期的風貌。唐武宗會昌年間,發生了來勢汹湧的滅佛浪潮,五台山是重點打擊對象之一,眾多寺廟被夷為平地,獨有南禪寺因位處台外偏僻之處幸而免遭“法劫”。武宗去世後,繼位者又恢復佛教。這時,唐王朝已經日薄西山,五台山雖重建寺廟,但已不能達到武宗滅佛前那樣了,中國佛教從此走向衰落。五代周世宗時,又一次掀起廢佛風波,五台山又再遭破壞。歷經“三武一宗”滅佛事件,到了北宋初年,五台山只存寺院67所。

  五台山另一特色,就是既有青廟,也有黃廟。青廟就是和尚廟,為漢傳佛教,漢族僧人多穿灰色僧衣,所以他們居住的寺廟叫青廟;黃廟就是喇嘛廟,為藏傳佛教,蒙藏僧人多穿黃袍,黃廟因此而得名。從元朝開始,喇嘛教在五台山興起。忽必烈封西藏膽巴喇嘛為“金剛上師”,並委他主持五台山壽寧寺。從此以後,五台山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並重,青廟和黃廟相互比鄰,共同發展,這在四大佛教名山中是獨有的現象。菩薩頂是五台山黃廟之首,總管五台山藏傳佛教事務的大喇嘛就住在這裡。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多次來五台山朝拜,都在菩薩頂住宿,曾賜大喇嘛提督印、斬殺劍,並命山西全省向大喇嘛進貢。據1956年五台山文物保護所的調查,在五台山範圍內還有寺廟124處,其中青廟99處,黃廟25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