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空間和少片源成一對矛盾
儘管藍圖美妙,賈樟柯也承認,“片源不足、盈利問題、影院本身如何堅持特色,是藝術影院面臨的共同挑戰”。事實上,一方面,國內呼籲給予藝術片生存空間的聲音一直不減,大部分藝術片缺乏放映平台,但好的藝術片又太少。業內人士指出,每年國內生產600部左右電影之中,沒機會進入院線的四五百部裡,能真正稱為藝術電影的影片少之又少。有影評人認為,我國生產的藝術影片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難以支撐一條院線的正常運營,須在世界範圍內引進,但目前這一點並不現實。
在上海,由聯和院線發起的“長三角地區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今年以來已推出由範立欣執導的紀錄片 《歸途列車》以及盧晟導演的故事片《這裡,那裡》等兩部影片。加盟影院在不改變各影院現有經營模式的前提下,兼顧放映已獲公映許可證的小眾文藝片、紀錄片等,聯盟計劃今年全年放映10部左右藝術片,每家加盟影院“周周映”,即每周固定一天時間固定時段放映一場電影。度過起步階段,片源問題也是聯盟持續發展的最大掣肘。
藝術片的“春天”還在作品
在賈樟柯的藝術影院計劃端出後,不少導演同行為之叫好,也有人笑言要“跟風”拍攝文藝片。玩笑話背後,似乎暗含著如是邏輯,作品不賣座的緣由是沒有藝術影院。對此,就有網友不客氣地指出,“文藝”標簽不是免死牌,“文藝”標簽和缺席的 “藝術院線”並非有些影片票房低、沒觀眾的主因,藝術影院的成立也並非所有藝術片的“救世主”。從《觀音山》到《桃姐》的成功,證明了有藝術質量、又能抓住營銷賣點的“藝術片”,能在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並得到觀眾認可。在業內通過包括建立藝術影院和在商業院線中開辟藝術空間等各種努力,為多種類型的電影尋找觀眾之時,值得歡呼的也許並非是藝術片的“春天”來臨與否,而是鞭策著創作者們以更多有藝術質量的作品回應市場和觀眾的需求,電影的“春天”才會愈加多姿多彩。
(文章來源: 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