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泛化的老師在使用上也有講究,它似乎一生下來就上了城市戶口,縱然騰於眾口,也就只用在城裡人身上。沒見過哪位主持人或記者走基層時,管村民們叫“老師”的,而村民之間再客套禮貌也不會稱對方“老師”。倒是那些見過世面的村民,看到走基層的媒體人會稱他們“老師”。你看,城鄉差別多麼精明,連這些細微處也不放過。近些年,好些地方都搞“城鄉一體化”,如果真搞成了,“老師”就會跟著“共變”——打破城鄉界限,縱橫於村民之口。
為什麼國人這麼熱衷於“老師”呢?有人說,這是因為教師成為全社會受尊敬的職業,所以,“老師”就跟著走俏。還有人說,這是傳統文化復興的標誌,過去講究的“天地君親師”躬逢如今的太平盛世,重新煥發了青春。我的看法,略有不同。
本來屬於職銜稱謂和關係稱謂的“老師”,不但跑到了社交稱謂裡奪城劫地,而且磅礴萬里,深得人心。這說明什麼?說明原有的社交稱謂不夠用了。你看,“同志”萎縮了,“師傅”下崗了,“老板”適用面太小。按理說,先生/女士應該大行其道了,可是,這種稱謂除了太正式之外,還有個大缺點:太平等。中國的稱謂系統以等級為核心,等級以尊卑為內容。因此,社交稱謂的第一要務就是在謙敬上下工夫。說白了,就是千方百計地貶低自己以及與自己有關的一切事物:在下、鄙人、荊妻、賤役、犬子、拙著、寒舍……與此同時,想方設法地抬高對方及與對方有關係者,閣下、大人、令夫人、令郎、令嬡、貴庚、府上……先生/女士的稱謂,缺乏尊敬感。
更重要的是,先生/女士不能與時俱進。近些年來,所有的社交稱謂都在使勁地套近乎,張嘴張哥,閉口李姐,“親”也從淘寶網,走向了紙媒。先生/女士板著面孔,冷冰冰的,一點親熱勁也沒有。落後於時代潮流,難以擔當交際之重任。
社交稱謂不夠用,就需要外援。既有尊敬感,又有親熱勁。既符合傳統,又適應潮流的“老師”入選。稱謂市場上有了這個生力軍,先生/女士就只好退避三舍。
其實,先生女士在以前很有市場的,北大數學系教授徐明曜先生告訴我,他在北京四中上學的時候,老師們上課提問,都管學生叫先生。這讓我想起了美國電影中的場景,一個小屁孩,大人也管他叫先生。五四新文化運動帶來的西化,曾在中國扎根,深入到了中學生的心目中。
語言學家說,稱謂是時代的風向標。為什麼半個世紀後,“老師”走俏,“先生/女士”受冷落呢?這種文化現象透露出什麼信息呢?稱謂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說明了社會等級結構。這個關係和結構是文化系統的一部分,“老師”插足社交稱謂,說明稱謂的紊亂,而稱謂的紊亂,又表明了文化系統的張皇失措,一個社會的不成熟亦由此可見。
因此,我相信,“老師”這一稱謂不能長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