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術館連鎖是“一著險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4 10:14:04  


 
  在華僑城當代藝術館的擴張中,還有一個備受矚目的計劃,就是在北京、上海、武漢、西安開辟分館,這應該是國內美術館中唯一能夠一下連開四大分館的美術館,其氣魄之大讓人驚嘆。華僑城的藝術投資與民生銀行有所不同的是民生現代美術館一開始就瞄准了藝術交易相對活躍的上海,即便民生現代美術館北京新館也是位於798藝術區附近,而華僑城的美術館大多都回避了藝術發生的核心地帶,比如它構築的“藝術三角”是在遠離文化中心的深圳,華僑城在北京、上海、武漢、西安的美術館,也大多是在郊外樓盤中,並且北京、上海在華僑城美術館群中的重要性也並未被公開信息所提及和強調。華僑城當代藝術館分館會不會成為一個藝術飛地,就像深圳O C T當代藝術中心一樣,長期以舉辦張曉剛、王廣義、張培力等“功成名就”藝術家的個展為主,所有嘉賓都要乘坐兩小時以上的班機才能到達?儘管O C T當代藝術中心的寬廣的視野、獨到的學術眼光為人褒獎,但運營一個藝術中心的成本之高以及與本土藝術創作互動太少,對區域藝術的研究和推動力有限,這也成為束縛它發展的一根致命腰帶。
 
  如果華僑城繼續以這樣的飛地模式來打造分館,中國的藝術創作群體能夠為他們源源不斷地輸送明星藝術家嗎? 如果分館將會發展成一個獨立的藝術機構,那麼它在各地的運營是否能夠吸納到足夠多的專業人員,是否能夠有充足的預算,更重要的是各地的分館能不能與當地的藝術相生相息,成為當地藝術生態中的一顆酵母?比如武漢分館是否能成為兩湖藝術的研究中心,在整理85新潮時期的武漢藝術家群體及其創作、發掘年輕藝術家上有更大的作為,西安分館是否能意識到西安攝影師群體之如中國紀實攝影的重要,開展紀實攝影的研究。從目前深圳O C T當代藝術中心7年的運營來看,比較遺憾的是華僑城並沒有太多與區域文化進行互動的經驗,如果一家深圳的總館和位於武漢的分館都是做市場上大熱的藝術明星個展,那所謂的華僑城美術館群會不會和北京798藝術區內的畫廊沒有太大的差異?而作為一個美術館群的功能和能量也會不會因此大受折損?
 
  還值得注意的是,華僑城的藝術戰略與一些民營美術館的發展有所不同的是,華僑城是一家國有控股的企業,它與北京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三影堂等機構就有天然的差異,華僑城的美術館計劃難以排除會有藝術拉動地產銷售或藝術投資以牟利的可能,但作為國有控股的大型企業,既然有興趣贊助美術館事業,就應該在美術館公共教育、資助年輕藝術家、藝術研究上有更大作為。而從目前華僑城對外發布的總館、分館計劃中,這三個方面基本上都是語焉不詳。關注美術界動態的人士應該還記得,廣東美術館的館長變動曾導致整個機構的方向調整。那麼,華僑城集團在今後是否能夠回避類似的災難,也會是一個值得持續關注的焦點問題,畢竟,領導層的變動導致這個計劃被擱置,或朝向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這在人事決定一切的國企內部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也是華僑城當代藝術館面臨的最大考驗,如果能夠在這個問題上得到破解,這或可視作非公立美術館崛起和發展的一個突破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