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現為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代表作品《褲襠巷風流記》、《個體部落記事》、《采蓮浜苦情錄》、《老岸》、《費家有女》、《城市民謠》、《城市之光》、《女同志》等。
格非:中國迄今只有三部好小說
格非對重建中國文學理論批評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了一些想法,就在他與朋友交談時,也會提及文學理論批評的重要性,所以,在本次的演講中,格非可謂是說出了“心裡話”。“中國的批評或者文學理論需要某種變化、變革,但卻很少有人真正的、切實地去做這樣一件事情。文學批評從文學研究的學科門類來講,其實是一個很小的單位。但是在整個20世紀,文學批評的領域之大讓今天的人吃驚,它基本上已經囊括了比如說哲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政治學、心理學等等門類。也就是說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文學批評,它不僅僅跟文學有關,它也涉及各個方面。所以有人說19世紀是一個小說的世紀,20世紀毫無疑問是一個文學批評的世紀。 ”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文學批評,格非從最熟悉卻也最陌生的准文本說起了。“什麼叫准文本,大家看一本書,除了正文以外,書裡邊還有大量的其他的信息,比如封面、插圖、腰封、封面上會有文字等等,所有這些非正文的信息,附著在一本書裡面的信息,我們把它稱之為准文本,它不是正式的文本,但是它非常重要。要討論小說評點也必須要從它這入手。 ”
其實對小說的評點,毫無疑問它也是准文本,但想要跳過去卻又不可能,如脂硯齋評點的《紅樓夢》。所以這就造成了中國的小說評點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它帶有某種強制性。也正是有了這種評點,影響了讀者,影響了作者的寫作內容,讓很多流傳下來的內容受到了删減或增加。
格非說:“中國這麼多年發展下來,用張愛玲的話說只有三部小說是好的,《水滸傳》、《金瓶梅》、《紅樓夢》,我的看法跟張愛玲一樣,這個‘三部’也是經過很多的文人不斷修改才出現的。所以我覺得這個當中,評點出現的作用功能不僅僅是指導讀者,它本身也是作者的一個部分,至少它在很大程度上參與了這個創作的工作。 ”
格非,本名劉勇,生於1964年,現為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幟》、《塞壬的歌聲》、《小說叙事面面觀》、《小說講稿》等。他的中篇小說《褐色鳥群》曾被視為當代中國最玄奧的一篇小說,是人們談論“先鋒文學”時必提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