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2日電/《經濟日報》報道,報刊亭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承擔著為民、便民、惠民等重要的服務功能。它不僅不應該消失,反而應在城市生活中承擔起更獨特角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街頭林立的報刊亭是老百姓購買報刊和書籍的重要場所,而近期有關報刊亭拆除的消息頻頻進入公眾視野:鄭州計劃拆除全市421個報刊亭,南京報刊亭消失近半……據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統計,2008年至2011年底,全國郵政報刊亭共被拆除9508個。
報刊亭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承擔著為民、便民、惠民等重要的服務職責。2000年,中央文明辦、新聞出版總署、國家郵政局等六部門曾經聯合下發《關於在全國城鎮建設報刊零售亭的通知》,通知明確:“各地要把報刊零售亭建設作為綜合便民服務窗口和精神文明陣地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城市規劃,通盤考慮。有計劃地在城市和具備條件的鄉鎮興建一批式樣美觀、相對穩定的報刊零售亭。”由此可見,報刊亭不僅遠遠沒有過時,反而應在城市生活中承擔起更獨特角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首先,報刊亭是主流媒體貼近群眾的最直接的渠道,是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傳播信息的有效途徑。據統計,全國郵政報刊亭每日零售中央、省、地市三級黨報黨刊達16萬份,使基層幹部群眾更方便地購買到黨報黨刊,從而擴大了黨報黨刊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大力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流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