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開始寫這些隨筆的時候已經70多歲了,“一生中接觸了不少人,也經歷了不少事件,這些人和事與時代的變遷分不開,也可以說是時代的某些縮影或者折射,我需要傾訴自己的感情,回顧自己走過的路,並對這些經歷作出一些剖析,儘管這種剖析並不深刻。”
可是,就在這些他自認為“自我剖析並不深刻”的書裡,讀者也能看到一個既複雜又純粹的李致,看到字裡行間充滿的樸素、平靜和愛,巴金倡導的“說真話,做好人”,以另外一種形式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終於盼到這一天》這本隨筆集裡,他講述了一個個發生在那個年代的小故事。
“文革”爆發時,李致剛剛到團中央工作不久,擔任《輔導員》雜誌總編輯。“那陣子都必須要劃清界線。在這個壓力之下,我也貼了一張大字報。”
時至今日,李致依然在自責,採訪當天,滿頭銀發的李致誠懇地再次提到這件事,並重複了幾次,“這是我人品上的一個污點。”
李致認為,“要把自己這些經歷抹殺掉,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真正有自信的,有勇氣的人,過去的錯誤是應該承認的。”
{他,是一個差點被時間湮沒的作家}
詩人沈重曾經說過,李致是一位差點被時間湮沒的作家。
情況確實如此。
出生於1929年的李致,從小就在成都長大。14歲時,李致在一家教會學校讀書,在校刊上發表了第一篇文章《偷營》。解放前,艾蕪主編《半月文藝》,李致也投稿在上面發表過文章。受五四新文學影響,他1946年就參加學生運動,這期間發表過100多篇“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文章。
1955年,因文章被隔離審查半年後,“把思想搞亂了,自此不再寫作”。
這一擱筆就是將近4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