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文藝報》報道,6月17日,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场论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举行,导演冯小刚对中国电影凭什麼“走出去”直言,“现在大家都在抱怨好莱坞挤压国产片空间,但我们要找自己的问题。你没有观众,是因为你的电影不好看。”
另外,在4月3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博鳌文化分会:释放文化的潛力——传承与创新”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冯小刚进一步提出,由於文化差距,中国电影“走出去”还面临很多障碍,但首先应立足本地市场,无需“削足适履”。(4月4日新华网)作为世界的电影生产大国,让中国电影走出去宣传中国文化並赚取外汇,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需要。我国也在这方面花费不少,然而效果不佳。
去年年底,由北师大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公布的“中国电影国际生存状态”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外国观众鲜有接触中国电影;他们中不少人对中国电影仍停留在“动作片”、“功夫片”的印象中;所熟知的中国演员除李小龙、成龙外,其余基本“没听说”;最喜欢的中国导演除李安、张艺谋等几位外,其余都不认识。来自国家广电总局等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中国电影的外销呈“三少现象”:一是海外票房少,二是连续增长少,三是进入海外主流院线的中国影片少,2010年达成出口交易的纯国产影片仅1部!
中国电影产量很高,为什麼“走出去”的卻很少呢?冯小刚认为,汉语在全世界的电影市场里是“少数民族”语言,外国观众看汉语的字幕、翻译都有困难。这固然是一个原因,甚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我们更该反思的是,中国电影有为“走出去”而拍摄电影的倾向,为适应外国观众而“削足适履”,结果这个电影更得不到外国观众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