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中評社 王宗銘攝) |
中評社哈爾濱7月29日電(記者 王宗銘)在哈爾濱舉行的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議程進入第二天,今天上午繼續進行分組專題研討,和平發展回顧與前瞻議題研討由台灣大學副校長包宗和與福建省台灣研究會副會長吳能遠主持,主講人則包括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國民黨國政基金會內政組顧問周繼祥、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與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
趙春山認為,如果要深化兩岸互信,兩岸和解不應止於經貿的領域,制度化的觀念也應擴大運用到經濟以外的部分,兩岸必須運用新的思維,在其他政治、社會和文化等不同領域,建立更多的共同價值,制定更具體的規範,並建立可行的機制。
趙春山說,兩岸政治定位應正視現實,並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依法依憲治國就是正視現實;另外,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擁有的資產,可以作為雙方建立共同價值觀的一個基礎。
周志懷再度表示,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昨天“兩岸同屬於一個國家”的談話,他個人解讀是,充滿善意的,但賈慶林的談話也千萬不能輕易下結論,一棍子打死。
周志懷說,對於構建長效和平機制,他認為要深化政治互信,積極探討兩岸現行規定在兩岸關係性質定位上的連結,兩岸雙方應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努力尋找共同點,探索出共同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有效辦法。
周繼祥則說,在目前主客觀條件之下,馬英九“正視現實、求同存異”的呼籲恐怕是一個銅板拍不響;因此,在第二個任期,如何深化互信,馬當局宜提出具體規劃,以免深化互信淪為口號。
周繼祥提出的書面報告也認為,兩岸協商互動逐步走入深水區,在新形勢下,勢必不能迴避政治互信的問題,須採更積極的作法,雖然兩岸談判攸關政治、軍事方面的時機尚未成熟,但雙方有必要強調共通之點、擴大利益共用、善用共同機會、淡化政治分歧,採取堆積木的方法,培養兩岸的政治互信。
李義虎說,兩岸政治互信非常引起大家的注意,今年3月的北京“胡吳會”中,吳伯雄提出一國兩區引起注意,但胡吳會同時確立的兩岸同屬一中,是“一個中國”原則的表述方式,明晰化排除模糊,相較於“九二共識”是一個強共識,原則性強,才應是兩岸關係進展的重要關鍵。
李義虎說,賈慶林昨天提到一中框架,框架比原則寬鬆一些,可吸納現在很多人提出的方案,兩岸應依各自現實性規定,公開宣示兩岸同屬一中,有此政策定位;台灣是“憲法”一中,遵憲、行憲是非常重要的,也應該政策上去營造出兩岸同屬一中,符合兩岸和平發展的規律與特點,讓大家有平等相處的感覺,避免台灣民眾有被統一的感覺。
李義虎說,台灣領導人提三不(不統、不獨、不武),防矮化機制嚴重,而吳伯雄在吳胡會提兩岸一中,但還不是台灣當局的政策,只是國民黨的政策,如果期待馬英九或台灣領導人對兩岸同屬一中做政策性宣示,還是有難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