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中國藝術報》報道,最近邯鄲市圖書館推出的“真人圖書”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所謂“真人圖書”,顧名思義,這裡的“圖書”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真人,每本“圖書”都會被標注其最適合閱讀內容的標簽,讀者可以根據不同的閱讀需求,借閱相應的“圖書”,與之進行交流對話,既可以一個人單獨閱讀,也可以群體分享。“真人圖書”源於丹麥的一次社會公益活動,其初衷是為了增加不同群體間的溝通與理解,消除彼此的歧視和偏見,增加人們的安全感。近年來這種新鮮事物在國內的大學生和青年人中擴展開來,不過作為公共圖書館的一項業務出現還真是頭一遭。
當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建立以讀者需求為核心的公共圖書館發展模式,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吸引讀者、引導讀者、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要求。將“真人圖書”作為新鮮事物引入公共圖書館,無疑是創新道路上的一次大膽探索,為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真人圖書”是一種新興的閱讀交流方式,由一種雙向交流的新興閱讀體驗代替了單向接受式的傳統閱讀模式,在“讀紙”“讀屏”之外,開創了一種新鮮的閱讀模式,使閱讀者更有興趣,也使整個閱讀過程更具思辨性。公共圖書館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公信力,“真人圖書”基於這樣的平台,不僅可以刺激大眾的閱讀興趣,幫助讀者開發相關的知識資源,而且從長久來看這種方式還可以幫助大眾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樹立優質的社會閱讀風氣,在拓展社會公共知識空間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