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廣州地區首次考古發現生肖俑隨葬墓,此前在廣東地區也只僅見兩例:1976年在粵北的紫金縣出土7件北宋石雕生肖俑;1983年在粵西的海康縣出土9件宋代陶生肖俑。這兩批生肖俑均為立人俑,冠頂有生肖動物堆塑。”易西兵介紹,此次發現,無疑為研究隋代廣州地區葬俗,以及生肖俑隨葬習俗的分布區域及演變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新材料。
鏈接:生肖的由來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現象,有關十二生肖的起源,說法不一。有人認為生肖與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傳說時代,《史記》中所載黃帝“建造甲子以命歲”,“大撓作甲子”就是這類說法的反映,學者們認為這裡所說的甲子指的就是十二生肖。
清代學者趙翼則認為生肖最早源於我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陔餘叢考》中說:“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參見清.趙翼《陔餘叢考》)。有的學者甚至持生肖外來說的觀點,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倫傳入中國的,持這種觀點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幹》中講“ 十二肖像於巴比倫、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無出於西紀後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漢時西域諸國,仿巴比倫之十二宮而制定之,再向四周傳播者也 。”認為生肖為中東地區居民模仿巴比倫黃道十二宮而制定,其傳入中國的時間,當在漢武帝通西域之時。
大量文獻資料證明,生肖的確起源於中國,是華夏先民動物崇拜、圖騰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學的結晶。關於十二生肖的記載,以《詩經》為最早。《詩經.小雅.吉日》裡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八個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時辰好,是躍馬出獵的好日子,這是將午與馬相對應的例子。可見在春秋前後,地支與十二種動物的對應關係已經確立並流傳。1975年,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十一號墓出土的竹簡,進一步證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後已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