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芳,你怎麼看?”被網友瘋狂熱捧,表面上是因為這種稍帶揶揄、自嘲甚至惡搞成分的句式容易被網友記住,然後“嫁接”到各種叙事中,其實從更深層面上看,網友要表達的意思不僅於此。
在這個“壓力山大”的時代,網友在徵求“元芳”的問話裡,把抱怨當成解脫,將自嘲當做放鬆,不管是傾訴,還是發洩,或者只是純粹笑話,都給大家帶來了快樂,是排遣壓力和忙碌辛勞的“良藥”。
網友“行在”說,網友利用各種流行語、網絡文體進行調侃,反映的是社會群體的生活狀態與心理狀態。比如“高曉鬆體”在百十來個字裡,道盡的是各種職業的辛酸與不易。“元芳體”也一樣,在“元芳,此事你怎麼看”的發問裡,網友未必需要現實的正確答案,而是滿足了自己的表達欲望。
也有分析認為,使用“元芳體”的網民是希望了解其他人的看法與自己是否相同,尋求的是網絡評論和對待社會事件看法的統一性,追求的是民意的共鳴。尤其是對待某些背離社會正義、公共道德的事件,網友通過“元芳體”的提問,意圖表現的是隱藏的諷刺意味。
諸多“體”讓訴求表達更加多元
從之前的“凡客體”“咆哮體”“高曉鬆體”“甄嬛體”“離騷體”“詩經體”“淘寶體”,到如今迅速躥紅的“元芳體”,網絡流行語反映的是網民的某種心態,而一個個網絡流行語相繼出現,構成了一種社會文化現象。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教授張曉紅認為,流行語的突然躥紅,首先源於網友的從眾心理,其次是流行語滿足了網民某方面的訴求。網絡流行詞通過微博等新媒體,得到廣泛轉載與快速傳播,短時間內釋放出強大的傳播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