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作家“被諾獎”的現象,埃斯普馬克略帶遺憾地表示,根據諾獎規定,像作協主席就有資格提名候選人,但諾獎很長時間未收到來自中國的提名,“甚至是當年的魯迅,有資格提名的人沒有提名他,是我們自己發現的,但也很遺憾錯過了。在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會長都可參與提名,但他們從不提名。 ”
沾邊諾獎的都來滬 不為熱鬧只為交流
最近一段時間,凡是能與諾獎或莫言沾邊的,都能火。諾獎評委如埃斯普馬克、馬悅然連日在申城各類新書活動上吆喝,也讓外界產生不少猜想:莫非他們是想借“莫言熱”、“諾獎熱”來賣書?
答案當然不是“賣書”,而是實打實的文化交流。在連日的採訪中,幾位受訪人不約而同地表示,他們的中國行都是很早之前就定下的,如埃斯普馬克、馬悅然,之所以高齡來華,也是因為瑞典文學院本來就有宣傳、推廣瑞典文學的義務。《失憶》的翻譯者陳邁平透露,此前瑞典國寶級作家、諾獎得主哈瑞.馬丁鬆的史詩性作品 《阿拉阿尼號》中文版出版時,埃斯普馬克就有心前來,但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而馬悅然夫人陳文芬也表示,瑞典文學院一直很支持院士們推廣瑞典的文化和歷史,“來中國並不是趕潮流,而是常態性的活動。”
至於時間上的巧合,則與諾獎評委們的工作安排有關:每年2月至10月,是諾獎篩選、評選、閱讀及投票的重要時間,在10月份名單公布前,他們幾乎都不能離開瑞典。而11月以後他們又要參與頒獎典禮的籌備,所以真正得閑、能夠成行的也就只有公布諾獎後的這段短暫的時間。
當然,業內人士也分析稱,之所以會讓外界產生“諾獎人來趕潮流”的印象,也是因為以往對這類書籍的宣傳較少,出版商們也都希望借機熱炒一把,所以他們的行程也安排得很滿,“而且莫言得獎的事情正熱,大家關心的問題都比較集中。”
(來源: 新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