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最近,因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文學獎,82歲高齡的諾獎評委會輪值主席謝爾.埃斯普馬克到訪中國,備受關注,昨天下午,他來到南京先鋒書店,參加譯林出版社舉辦的《航空信》新書首發式。該書是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著名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和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布萊長達25年的通信集,埃斯普馬克欣然為這本新書作序。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江蘇兩位作家蘇童和畢飛宇,受邀出席。埃斯普馬克說:“我帶著興趣,正在追蹤蘇童和畢飛宇的創作。”
央視被邀是基金會的事
話題自然離不開“莫言熱”。問到央視被提前邀請一事,是否是評委會的意思?埃斯普馬克說:“我知道,瑞典學院沒有這麼做,而是基金會為了擴大影響,增加了受邀媒體的範圍。”接著,他強調,“這件事與莫言獲獎,並沒有直接關係。”至於英國博彩公司今年投注莫言,預測成功。埃斯普馬克認為,“對於文學,所謂博彩,毫無意義。”
此前,國人曾對諾貝爾獎有“太小眾”、“政治傾向”等說辭,埃斯普馬克就此談了他的看法,“諾獎不是一個國家獎,也不是大語種和小語種的區別。我們關注的是優秀作家的優秀作品,政治沒有任何作用。”他說,30年代,諾獎關注的是對大眾人群有利的、作品比較流行的作家。後來發現這樣的標準不利於文學創新,二戰後有所改變,特別是70年代開始關注那些不受關注的優秀作家。
埃斯普馬克說,諾貝爾獎的權威性,來自這些年對世界各地優秀作家的選擇,“我認為這些年的選擇是聰敏的、明智的。二戰前的選擇感覺一般般,二戰後逐漸建立了我們的權威。比如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以及非洲國家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