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與光線傳媒利益相關的銀行和投資機構雖沒有直接參與影片投資,但卻為影片初期造就了不小的聲勢。業內人士介紹,在《泰囧》上映前,光大銀行和中信銀行就開始推行信用卡消費活動,結合本行信用卡,客戶只需花25元就能購買到該片的電影票,光大銀行甚至在部分地區推出了10元的超低票價。
另外,光線傳媒旗下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宣傳總監李海鵬還向記者透露,在《泰囧》上映初期,甚至是首映日當天,全國各省市都有影院被持股銀行、電訊運營商、券商等機構包場觀影,回饋固定用戶和員工的現象。
小成本造勢事半功倍
“在信用卡購票過程中,銀行只需為每張票投入多則20元,少則5元左右,不僅能為自己帶來更大的客戶源,還能讓客戶自覺選擇《泰囧》觀影,相比股市巨大的漲幅帶來的收益,這種小成本的造勢投資確實事半功倍。”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周星分析。記者發現,以A類城市最低票價30元計算,影院最大廳座位數基本在200個左右,一場包場下來,資本團隊的投資也只有6000元。
導演鄭曉龍向記者透露,電影片方為自己“買票房”的行為是國內一種非常普遍的營銷手段。“制片方會花費幾千萬元預購影片前期的電影票,影片在社會上產生巨大影響之後,觀看該部影片就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這種‘潮流’正好符合年輕人作為核心觀影人群怕落伍的消費心理,他們就自然跟著‘潮流’走進了影院。”鄭曉龍表示,對於《泰囧》這種小成本電影來說,資金壓力根本不允許片方直接購買能夠形成影響力的票房,因此,持股機構自覺的營銷行為代替這類成本投入,既不用為投資影片而擔心成本,又依然起到了相似的烘托人氣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