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基爾希納639幅畫作曾被納粹沒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31 07:12:18  


 
  1909年夏,“橋社”同仁在巴黎野獸派的色彩啟示下,終於形成了自己的表現手法,即以粗放的筆觸和活潑、響亮的色彩與情緒直接對應。基爾希納《臥著的裸女》(1909)等作品成熟地發揮了這個時期的風格。“對比的色彩並列,橙和藍、紅和綠,而把互相矛盾的色塊夾在其間,使人聯想起馬蒂斯”。
 
  1911年,橋社成員離開德累斯頓,前往柏林。從這時起,基爾希納的肖像和街景便帶有該時代柏林上流社會生活緊張、異樣的強烈意味,造型結構更加結實,更加朝氣蓬勃,並以類似於立體派的集中空間表面和帶角的形狀予以表現。通過這些手法他要著力表達的是人及其強大生命力的即刻存在,同時,試圖給予畫中人更高的含意。在《柏林街頭》(1913)、《街頭女子》等作品中,街上行人、“輕佻的女人”、花花公子,在畫面上那帶電一般的空間裡,是如此空虛和冷漠。“大街”這一主題給人以都市生活的動亂和生命游移不定之感,是基爾希納特色。
 
  基爾希納不僅擅長油畫,也製作雕版和版畫,應該說,他首先是一位木刻大師。他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先鋒派刊物《暴風雨》創作過不少木刻作品,為沙米索的小說《彼得.施萊米爾》、《奇妙故事》和表現派詩人扎歐爾.海姆《一生中的陰影》所作插圖,被公認為二十世紀版畫傑作。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1914年到1915年,基爾希納被迫在軍隊服役,戰爭的殘酷和惡劣的條件使他神經錯亂,後一直未能徹底康復。在療養期間,他在大自然中尋找自我,性格變得更加內向。他愈來愈傾向純繪畫探索,畫面自然形態削弱,主觀性的設計和創造元素增強,具有更抽象的特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