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3日電/方寸之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鼻煙壺恐怕是最能體現“以小為美”的古董。
2010年春拍,一件清雍正的銅胎畫珐琅牡丹花卉鼻煙壺在北京保利拍出460萬元人民幣。同一年春拍中,在香港邦瀚斯,一件清乾隆禦制銅胎珐琅彩西洋人物鼻煙壺以928萬港元的天價創下紀錄。
巴掌大的鼻煙壺居然價值近千萬,真可謂“小古董大收益”。業內專家認為,這些創下天價的精品都是市場上藝精量少的稀缺品,由於存世極為有限,此類鼻煙壺未來的升值空間不可限量。
九成精品在海外
鼻煙是舶來品,但鼻煙壺卻是地道的中國發明。據史料記載,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進京獻物,貢品之中就有鼻煙。早期盛放鼻煙的容器是鼻煙盒,由於鼻煙質輕易揮發,鼻煙傳入中國後,鼻煙壺便在上流社會中應運而生。
據悉,對鼻煙壺情有獨鐘的世界頂級藏家與商家都集中在英、美與歐洲。亞洲在上世紀80年代初才出現鼻煙壺收藏市場。在市場形成初期,海內外存在很大的價格差異,坊間廣為流傳的是大收藏家馬未都在1992年時,從地攤上淘來的價值5000元的鼻煙壺,帶到香港轉手就賣到6萬港幣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