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至於近代是廟會真正定型、完善時期。明代廟會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行會”(“會館”、“公所”)的大量興起,使廟會更加秩序化,如山西、陝西兩省工商業人士在全國各地所建的“山、陝會館”。
現今,廟會重新成為百姓的一項民俗活動,除了在寺廟進行,也有在公園和廣場等開闊的地方舉行,主要是進行文化、貿易和娛樂活動,宗教活動已經很少了。
廟會文化是我國民族大眾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種極其複雜、古老而又新鮮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充分反映了人民群眾長期積澱形成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心理態勢。它世代延續、傳承和發展,歷久不衰,屢禁不止。近十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實,城鄉各地廟會興起,規模可觀,值得研究。
了解廟會的起源發展,挖掘它的文化內涵,研究它的發展走向,使廟會文化更加凸顯它的當代價值。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