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高度流動性在為中國現代化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的同時,也在客觀上弱化了家庭的聯繫、親情的紐帶。在現代化的奮鬥歷程裡,中國人收獲了很多,但同時也付出了很多。看得見的是資源、環境的損耗,看不見的是心靈的焦灼與不安。在巨大的生存壓力和變動不居的現代社會裡,能給中國人提供精神慰藉的,是家,也唯有家。儘管高鐵和手機縮短了時空距離,但技術永遠替代不了哪怕一個輕輕的擁抱——當它來自親人的懷抱時,就更加無可替代。
而春節的最大意義正在於,它給了中國人暫時拋下一切壓力回歸故土回到親人身邊的理由。春節是慰藉鄉愁的節日。也只有在今天,“鄉愁”二字才脫下了它兩千多年來詩意的外衣,變成無數中國人的日常心理,結結實實,普普通通,平凡如水,難以擺脫……
節日是破解一個民族特征的密碼。一個民族信仰什麼、看重什麼、期待什麼,往往可以通過節日一窺究竟。通過春節這面鏡子,映照出一個在現代化道路上急速奔跑但同時又不斷回望故鄉親人的身影——那就是中國人。
因此,理解了春節,也就理解了中國人。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