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在民俗村廟會,遊客除了參與傳統游園項目外,還可以觀看大型旅遊演出,據了解,深圳錦綉中華民俗村斥巨資改版升級的民族服裝舞蹈詩《新東方霓裳》、大型馬戰實景表演《金戈王朝》和大型華夏綜藝史詩《龍鳳舞中華》三大演出將在廟會期間定點開演。
廟會同質化文商並舉是解決之道
如今,在一些發達城市,廟會已成為春節假日經濟的盛會,已超出了其“民俗文化的集散地”的文化內涵,演變成一種“一日能銷百萬錢”的消費形式,更是春節“假日經濟”的頂梁柱之一。
目前,廟會大多已經被經營成某種意義上的展會,並且建立了“門票+展位租金”的比較成熟的贏利模式。隨著廟會經濟的繁榮,廟會的攤位租金費也是年年上漲,每年都會出現所謂高達幾十萬元的攤位“標王”。
今年,北京地壇廟會的最高攤位費高達20萬元,比去年增長4萬元,而龍潭廟會的最高攤位費達17萬元,比去年增加了2萬元,並且首次實行了搖號制度。大觀園紅樓廟會的百貨攤位租金為每個2000元左右,餐飲攤位每個5000元左右,圖書攤位每個2000元左右。廠甸廟會因為屬於公益性質,主要收入來自政府補貼,所以其商位租金在北京市是最低的。
在廟會經濟繁榮的同時,也面臨著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商戶結構單一、對遊客吸引力不足等問題。對此,業內專家認為,廟會的攤位招標、拍賣等形式看似可以滿足供求的關係,但並不能也不應該成為一種常態。廟會是滿足市民對民俗文化需求的一種形式。如今的廟會形式過於單一,許多攤主又把高攤租造成的經濟壓力通過商品漲價的形式轉嫁給了消費者,這就會無形中讓廟會的舉辦變了味道。廟會主辦方應該找到自己在這條產業鏈上的定位,從而在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