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2日電/書法家孫曉雲,現任江蘇省美術館館長。
不久前,她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採訪時,不僅談到了目前書法教育中的一些誤區,而且將書法教育提高到了國家文化安全的高度。
書法陷入的誤區
“字如其人、字如心畫是中國延續幾千年的衡量一個人的風度、文化、品質、素質的標準。但現在,電腦時代的到來,書寫竟然已經‘退化’成一種藝術了。我一想到這個,就會感到汗都冒出來了。因為意識到如果一直是這種情況,書法就要絕種、絕代。外國人一談中國文化,馬上想到書法。而中國人連書法都不會寫了?這絕對是個大問題。”正因為此,孫曉雲經常在很多場合強調:書法家不是藝術家,把書法完全當作一種藝術去審美是走入了誤區。
事關文化安全
在孫曉雲看來,當代書法從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完全的純藝術,成為極少數“藝術家”的工作,這是一種文化上的誤解和缺失。
她說,古人讀書,識字、吟誦、書寫三者是合而為一的,是一個不可分拆的整體。但是,在現代教育興起之後,中國文字的整體性和書卷氣的傳統被拆解:文字、音韵、書法,成為不同專業;文字歸於中文,吟誦歸於表演,書法歸於美術。識字作為必修課,書法卻成為選修課。孫曉雲說,“現在社會過度強調了書法的藝術性,而忽視了它本體的文字性和實用性。中國人應該像學習語文、數學、外語、歷史一樣來對待書寫。”
近20年來,書法界看上去很熱鬧,但公眾對於書法的認識,要麼是覺得莫測高深,要麼就懷著純商品性的沽價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