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原“欒川人”還有多少謎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28 09:52:36  


 
  2008年1月23日,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宣布,出土於河南許昌靈井遺址的古人類化石,距今8萬—10萬年,考古學家將其命名為“許昌人”。“許昌人”的出現,是個艱難的過程。1965年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周國興在位於河南省許昌市西北約15公里的靈井鎮西側一個村民挖井挖出的堆積物中,采集到一批動物化石和打制石器,判斷屬“中石器時代”,引起史前考古界的重視。40年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有關部門正式對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兩年半的發掘中,僅工具就改進了5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靈井考古發掘隊領隊李占揚回憶說,但是,一直沒有發掘出大家期待的古人類化石。就在李占揚失望地撰寫此次發掘的總結報告時,意外傳來了發現古人類頭骨化石的消息。最終,“許昌人”遺址位列200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榜首。
 
  其實在“欒川人”出現前的數年間,欒川縣也發現過其他一些古人類遺址。其中,蝙蝠洞遺址甚至還出土過人類牙齒化石,遺憾的是,當時只發現了一個側門齒,數量太少,反映的信息有限,不足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和推斷。

  當欒川縣的孫家洞遺址被發現後,考古人員就在思考,對這個遺址的考古發掘,是否能再出現一個“許昌人”?
 
  正式開始發掘孫家洞那天,洛陽市文物考古院院長史家珍和史前研究室助理館員顧雪軍帶著手電爬進了洞,一直勘察到洞內10多米深處。隨後,兩人決定先挖掘離洞口較近的一塊鈣化嚴重的地塊。這個決定,一方面來自於考古人員長期工作中培養出來的直覺,一方面來自於專業思考:由於洞內光線暗,古人類可能更頻繁聚集在洞口附近生活,也就是說,洞口附近更有可能發現古人類的遺跡。

  開始發掘後,工作人員將裹著化石的鈣化泥土一塊一塊切割下來,運到山下堆放起來。3平方米的作業面,總共發掘了4米深,可謂洞裡挖洞。取出的化石,多數都裹著泥土,看不清到底是什麼動物。清理時,今天發現了這個動物的化石,明天發現了那個動物的化石。其實考古人員都希望人類化石的出現,但是誰都不肯明說,大家心照不宣,清理得格外認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