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有關媒體報道,易中天其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背後還有一個“學術顧問團隊”。從目前披露情況來看,這些學術顧問不但提供前期的歷史年表和參考書目,而且對稿件具有生殺大權。從去年3月項目啟動後,第一部《祖先》寫作長達10個月之久,“就是因為每寫一稿都要交給顧問團隊討論,一旦被否定,就要全部廢掉稿子,推倒重寫,一直找到感覺為止”。
我起先並不能確定長於打造文學暢銷書的路金波和有“學術超男”美譽的“通才”易中天要做些什麼,直到易中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這套書的寫法類似於《我們的故事:美國》”。《我們的故事:美國》(America: The Story of US )是2010年4月在美國歷史頻道首映的一部12集史詩紀錄片,轟動一時。這就清楚了路金波是在嘗試以紀錄片的製作模式打造暢銷書。實際上,只要瀏覽一下目前面世的前兩卷就會發現,它們的結構和語言太像一部大型紀錄片的腳本。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它的每一個小節都只有1000—1500字左右,而且以短句居多。如果我們把《易中天中華史》看作一部《我們的故事:中國》,那麼整部作品的定位和相關人員的功能就更加清晰:它是一部體現主流史觀的通俗“紀錄片”,路金波相當於製作人,易中天相當於總撰稿。
不過,他們的嘗試是否具有可以推廣的示範效應,還值得深入討論。個人認為,作為一部紀錄片的腳本,《易中天中華史》無疑是優秀的;但是作為一部通俗版的文化通史,它還過於簡略。畢竟對於歷史來說,各種非理性的偶然因素往往難以估計,而且所謂“命運和選擇”的轉折,大多是事後諸葛。更為重要的是,身為一個具有文科背景的人,我一直感同身受的是:從起點開始搜集原始材料往往比得出框架和結論更加重要;對於一本肩負為中華尋夢使命的歷史讀物而言,保持內容生成鏈條的完整性,簡直太重要了。
不過,對於苦尋暢銷寫作高手的中國文化界來說,能找到已經66歲的易中天來幹這件大事已經很不容易。大家辛苦了。
(來源: 新京報;作者:媒體人誠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