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青年一代將傳統節日當休假
在現代,傳統節日對於凝聚民族精神,傳承文明和構建和諧社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最有活力的青少年中間,傳統節日的吸引力卻日漸式微。
30出頭的徐浩文已經是廣州一家公司的部門主管,“我們喜歡過萬聖節、聖誕節、情人節這些西方的節。中國傳統的節當然也過,但那時候都是放假,氣氛就比較沉悶老套。”徐浩文說,在他們眼裡,中秋端午清明更吸引人的地方是“小長假”而不是節日本身。
這種態度,在青少年中很具代表性。廣東醫學院對部分學生進行的一項“對傳統節日的關注度調查”顯示,雖然47%的人都認為傳統節日文化源遠流長,有紀念意義,62%的人認為會一直傳承下去;但真正知道各個節日來歷的僅占9%,大多數人只是偶然、被動地了解。此外,76%的人認為傳統節日沒氣氛或氣氛一般,只有29%的人認真對待每個節日。
傳統節日的文化承載力減弱,變得日漸單薄,首先是我們長期以來割裂傳統、破壞文化的結果。有專家指出,近代以來很多不恰當的做法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兩三代人的生活方式與精神狀態,使得他們無法通過家庭這一主要載體,把節日禮儀和風俗傳承給自己的孩子。其次,由於教育體制的原因,學校裡傳統文化的教育較為薄弱。永悅是廣州天河區某小學的5年級學生,她告訴記者,有關傳統節日的一些知識,絕大多數是自己看課外書了解到的,老師上課很少涉及。“比如二年級語文課就學了‘清明時節雨紛紛’,但老師僅僅是解釋一下古詩的意思和詩人想表達的感情,卻沒講清明的緣起。綜合實踐課本倒是會有些‘重陽登高’、‘嫦娥奔月’的故事,但從4年級開始就基本被語文、數學課占了。”
對於傳統節日的民俗活動,中小學生更鮮有親身參與和體悟的機會。永悅說,一般這個時候學校都放假,倒是那些“世界讀書日”、“世界無煙日”等新紀念日,老師還會組織一些公益活動。
此外,徐浩文提出,很多文化內涵豐富的傳統節日,缺乏與時代同步的過節理念和過節方式,以至於對於節日內涵的理解越來越單一,青少年大多喜歡新鮮事物,追逐潮流,而西方的節日往往更符合這一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