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研製出促進肝臟腸道皮膚修復再生藥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1 10:40:50


  中評社北京8月21日電/廈門大學兩個科研團隊近期聯合研製出一種能促進受損的肝臟、腸道及皮膚等器官修復與再生的重要小分子藥物,並在小鼠實驗中取得了優異的治療效果。也許未來的某一天,人們只需通過服藥,便可實現受損肝臟、腸道和皮膚的修復與再生。這被認為為再生醫學領域帶來了新的“曙光”。

  8月18日,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子刊——《科學轉化醫學》上,並作為封面文章進行重點推介。研究者是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周大旺教授課題組、鄧賢明教授課題組及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的雲彩紅教授課題組。

  據周大旺介紹,以往在對受損肝臟進行修復與再生治療時,主要是靠肝移植,而此次研究成果表明,單純運用小分子藥物也可望促進肝臟的修復與再生。

  長期從事肝臟再生研究的周大旺教授課題組將研究目光鎖定在自己熟悉的“老朋友”——Hippo信號通路上。之前,周大旺教授與其他科學家們發現,這種信號通路在調控器官再生與尺寸大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當該信號通路中的關鍵蛋白激酶Mst1/2的基因缺失時,將會導致包括肝臟在內的多個組織持續再生,器官尺寸急劇增大,若不加以干預,組織過度增生最終會導致癌症的發生。簡言之,蛋白激酶Mst1/2是控制Hippo信號通路實現調控器官再生與尺寸大小的分子“開關”。

  那麼,如果能研製出一種能“調控”這種蛋白激酶活性的小分子藥物,器官再生和修復也將變得“可控制”。經過周大旺教授課題組和鄧賢明教授課題組四年的研究,一種易進入細胞易代謝的小分子藥物被成功研製出來,並被命名為含有廈大校名的名稱——“XMU-MP-1”。

  課題組將研究成果用於小鼠實驗中。結果表明,該藥物不僅在蛋白和細胞水平上取得了顯著活性,還在肝葉片切除、藥物泰諾引起的急性肝損傷、膽汁淤積引起的肝損傷和葡聚糖硫酸鈉誘導的急性腸炎中有優異的治療效果,能有效提高肝臟再生初始階段的速率,顯著降低急性肝損傷的致死率,促進受損組織的修復等。

  周大旺說,本項研究是激酶靶向藥物在促進組織再生和修復治療領域的新探索,已得到部分制藥公司的關注,目前正在接洽相關合作事宜。研究也得到了包括美國赫芬頓郵報、英國每日電訊報等國際媒體的關注。

  據介紹,此項研究也是廈大科研團隊聯合攻關、學科交叉互補的又一重大成果。周大旺教授課題組長期從事肝臟再生、肝癌發生發展等研究,課題組通過基因敲除、敲入或轉基因手段發現了Hippo通路在組織穩態維持中的重要作用,在此次研究中課題組主要負責小分子藥物的分子機制研究和體內藥效評價;鄧賢明教授課題組則長期從事靶向蛋白激酶的小分子藥物研究,在此次研究中課題組主要負責激酶抑制劑的設計和優化。兩個團隊緊密合作,優勢互補,形成了強有力的科研攻關團隊。研究同時得到了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雲彩紅教授團隊在結構藥理學方面的大力支持。

  (來源:央廣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